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VIP免费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_第1页
1/4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_第2页
2/4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_第3页
3/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拟2课时第2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重点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复习导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有些方面?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推进新课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绚丽多姿的区域文化,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不仅增添了中华文化的亮丽色彩,而且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既相互碰撞、交融借鉴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合作探究]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他们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3)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自主备课[引导过渡]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①含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②意义: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的力量。【练习巩固】:导学案选择题:10-1213、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政治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