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初步建立将科学技用于实际的意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模拟照相机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得出它们成像的特点。教学用具、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教学过程生活导入:我们阳泉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让我们一块来欣赏我们身边的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这些照片漂亮吗?你想不想知道这样美丽的图片是怎样拍摄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一、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1.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定义。2.两类透镜对光的作用。3.如何测焦距?4.光心,主光轴,焦距,焦点的定义。5.画图二、设问导读:阅读教材62页至65页,完成下列问题:镜头的作用像与物体比较像距与物距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自我检测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在相当于的胶片上得到的、的,像。2.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3.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A图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怎样放置?画图表示。4.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_像。四、巩固训练;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2、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3、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老花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4.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五、拓展探究: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窗户和白墙之间移动,在靠近墙的位置,墙上形成一个2.在透明的玻璃板或者塑料片上滴一滴水,通过水看到的字。3.小明用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发现一些特点,请你完成填空人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人离照相机镜头的越远,所成像越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比人人和像在凸透镜镜头的侧布置作业:1.动手动脑学物理1.2.3.2.设计实验:自己设计一种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