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对103#化工产品的工艺监控作了规定,即每小时要对温度、压力和流速测量一次并加以记录。审核员检查本月第一周的监控记录时发现记下的参数是每4小时一次的数据。值班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工艺十分稳定,没有必要每小时记录一次。”公司质量手册第16.1节规定:雇用代理机构的人员参与生产生产或检验时,应对他们进行一天的培训课程,使他们熟悉公司的质量控制程序。审核员问及最近参加工作的这类人员培训情况并要求看培训记录。质量控制员(教师)说:“我们确实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但没有保存记录”。不符合项描述4.18,质量手册16.1对最近雇用的代理机构的参与生产或检验的人员的培训记录未予以保存。生产车间在原材料检验工段,一名对A型合金钢材进行压痕硬度测量的工人,不知道如果二个压痕靠的太近,测试结果将是不准确的。问他为什么还是这么做时,此工人说他是看人家操作而学着样子干的,而不是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那么干。审核员在电机厂绝缘车间询问定子浸漆后烘干是是否对热态绝缘电阻进行测定。车间技术主任说:“我们对每批定子都作100%的热态绝缘电阻测定”。审核员查看了近二天的记录后,又问电阻值多少才算合格。车间主任说工艺规程中有规定。审核员在工艺规程中查到H160电机的热态绝缘电阻为72兆欧,但记录中最小为5兆欧,最大为200兆欧,多数小于72兆欧。审核员问这些小于72兆欧的,例如5兆欧的算合格吗?主任说5兆欧当然算合格,但他解释不了这72兆欧是怎么回事,他承认从未注意过这个数字。审核员到工艺处去查问,处长说:“糟了,我们的描图员把>2描成72兆欧了,这种电机的热态绝缘电阻只需大于2兆欧,对绝缘工程师来说,这是常识范围内的事!”在化验室,审核员发现两张编号为95AL004和95AL005的铝锭化验单上,11栏中只填了铝、铜、锰和铁的含量数据,其余7项全是空白。化验员说,我们是按照国家标准化验的。查有关的国家标准,规定应作11项含量的测定,查检验规程,只规定按国标测定,并没有可以少测7项含量的说明或特殊规定。在质管部门审查内部质量审核时,审核员看到一张不合格报告,该报告的不合格陈述中写着下面一段话:“生产部对外审时发布的02号不合格报告单不服,现再次重申02号不合格报告单的内容,作为内审的一个不合格项,要求改正。”审核员问:“为什么生产部对02号不合格报告单不服?”管理者代表说:“他们当时就不服,是由我确认的。所以至今未改正。”审核员到生产部了解情况。生产部主管说:“02号报告单是针对生产计划管理的,我们厂生产计划是计划部负责的,下达的计划经常脱离实际,致使生产部的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脱节。现在让我们改进脱节问题,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审核员在总装车间看到所有的设备都标识的非常清楚,只有一台设备无任何标识。审核员问车间主任:“为什么这台设备无标识?”车间主任说:“这台设备不是我们厂的。”审核员又问:“这台设备是做什么用的?”车间主任回答:“是为客户包装产品的专用设备。因客户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我们无此类设备,顾客就提供了这台设备。”审核员要求看这台设备的维护记录。车间主任说:“我们的设备都有,客户的设备没有维护记录,出了问题,我们通知他们就行了。”审核员仔细看了这台设备,看到设备上有定期润滑点。审核员问操作人员:“使用中你们有没有定期加润滑油?”操作人员说:“没有人告诉过我要这样做。”审核员继续查看包装情况,看到包装好的产品直接进行大包装后就进库了。审核员问:“包装质量如何检查?”车间主任说:“这台包装机是顾客提供的,指定让我们用他的机器包装,所以包装质量我们没必要检查;只有出现较大问题时,才通知客户来进行调整修理。”在某空调机生产厂总装车间后工序,你(审核员)发现经商检局监测出的不合格空调转入返修线时,修理工检修每一台有问题的机器后,将原随机卡取下,换上新的随机卡送去重新测试。你问:“为什么要换卡?”修理班长说:“因为要重新测试,原来的各测试项目都要重检,所以换一张新的卡上去,测试结果要求记录在随机卡上。”此时,你会继续了解什么情况(提什么问题)?钣金车间为百货公司制造了一批文件柜,成品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