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卷(二)[仿真二]选题亮点展示核心素养:第12、13、21、22、23等考查科学认识和求真务实;第16、17、18、20等考查政治立场与理想信念;第20、23等考查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热点素材:推进消费发展、收入分配公平、对外开放、新冠疫情防控、党的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生物安全治理等。创新试题:第13题将消费、财政两者的作用结合起来考查路径传导题,多道题目结合长期热点进行命题训练,对新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贯彻到位。难易度:0.65题型题号一级知识二级知识难度选择题12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难13消费、财政消费的反作用、财政的作用难14个人收入分配推动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中15企业、对外开放企业经营、对外开放的措施中16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等易17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中18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地位、党的性质与宗旨中19文化的社会作用、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与经济、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易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国推动文化发展的措施中21创新、认识发展过程创新的要求、认识的反复性中22联系、矛盾联系的特性、矛盾的基本属性中23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中解答题38394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全球只有33个国家和地区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当前,不少国家启动粮食库存计划,增加粮食储备,许多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球共有包括俄罗斯、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在内的12个国家宣布或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D、S分别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能正确反映上述举措对国际市场粮价影响的是()ABCDB[首先,大多数国家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不少国家增加粮食储备,会增加对国际市场粮食的需求;许多粮食出口国又限制粮食出口,会引起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会导致国际粮价上涨。其次,A图显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与题意不符;B图显示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同时价格上涨,符合题意;C图显示需求量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不符合题意;D图显示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不符合题意]13.某市政府向居民发放了16.8亿元电子消费券以稳住经济基本盘。凡在本市人员均可申领5张满40元减10元消费券,只要在实体店实际消费满40元,就可以使用消费券。该市这一措施的预期传导路径是()A.购物实际支出减少→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改善消费结构→拉动经济稳定增长B.购物实际支出减少→提高居民消费欲望→社会总消费增加→提高居民生活水平C.购物实际支出减少→激励居民消费→社会消费总额增加→消费结构升级D.购物实际支出减少→提高居民消费欲望→社会总需求增加→促进经济平稳运行D[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扩大社会消费需求,而不是改善消费结构,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措施是为了稳定经济盘,即路径传导的终点是经济发展,而不是居民生活提高或消费升级,故B、C项错误;题干中消费券可以减少居民实际支出,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欲望,消费欲望提高会增加社会总需求,总需求增加最终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故D项分析正确。]14.第三次分配被称为“温柔之手”,它是指在自愿基础上,由个人或集体把收入的一部分以募集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捐赠出来用于扶贫济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一要求的意图是()①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慈善领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②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③激活社会慈善资源动员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优化慈善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目的并不是要减轻国家财政负担,①错误。通过第三次分配,做好慈善公益,与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无关,④排除。题干有关第三次分配的含义和要求表明,第三次分配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也能激活社会慈善资源动员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③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