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建省文明单位的工作总结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z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作为省文明单位、省模范学校、省实验小学,在创建省文明单位工作中,以“务实创新,与文明同行”为宗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让校园成为教育的圣殿物质文明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学校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明入手,充分体现“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明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明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明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济、实用。一附小的校园环境的建设还力争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着名人大家的至理名言、老师的谆谆教诲、孩子们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悟。这些格言警句对同学们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z师院第一附小始终把绿化美化校园、改善生态环境、增进环保意识作为学校环境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创建优美绿色校园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逐年分片开展绿化;分割教学区、活动区、居住区,建成了几处校园文化区,如:励志园、追梦亭、求知苑等,内设竹亭、长廊、雕塑、小品,同时加强了绿化区的规划,植树、种草、栽花。真正做到了环境育人,体现了校园品位。在全面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保证经费投入,保证科学合理,保证优美高雅,使z师院第一附小成了名符其实的绿色花园式现代化学校,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目前z师院第一附小的绿化面积达到58.5%,围绕整个教学大楼,共有二十余棵棕榈树和十多棵香樟树、数棵桂花树,还有一些诸如玉兰之类的乔木植物,校园的栅栏种植的是爬墙植物,已形成一个封闭的但又通透的植物屏障,基本形成“点上第1页共4页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在优美的环境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舒心工作,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愉快学习,修身养性,快乐成长。二、秉承“求真”校训,育新淮少年学校始终坚持一个核心的思想——校训“求真”。努力追求教育的本真,遵循和探索适合师生发展的一切规律,培育真人。“全面发展,快乐生活”的校风就是“求真”思想的最好的诠释。学校的“动真情、传真知、做真师”的教风,就是从儿童教学的根本规律出发,充分把握儿童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采用真情式教育;学校对学生提出的“诚实、朴实、踏实”的学风,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真人”;校歌《生活》引领每个孩子探索生活之真。学校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确立了“立足课堂教学,注重课外实践;力争全面和谐,追求持续发展。”和“在实践中体验学做创,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办学理念。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三真”办学愿景:让真情在这里延续,让真谛在这里感悟,让真理在这里闪光。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引下,确定了学生的“四个学会”的培养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后又逐渐形成了“诚信做人、智慧生活、科学学习,快乐成长”的培养目标。学校致力于“小学生活基础教育”的实验研究,努力践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让学生把在校外获得的生活经验运用到他的学校学习中去,同时,又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学校努力围绕儿童年龄特征和生活特点构建基于学生视界的“快乐生活”课程体系,培养“生活的主人”;努力探索“快乐生活”思想指导下的办学模式,深化“快乐生活”的内涵,使孩子心灵得到关爱、德行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塑造,智慧得到生发,个性得到张扬,生命价值不断被唤醒、提升,真正感受到阳光教育的温暖与幸福。三、以人为本,管理彰显文明学校制度建设时,着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制度的高效执行两方面工作,从而有力的推动学校文明建设。z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思想,以“民主、科学、和谐、高效”为核心,第2页共4页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建立起来的制度性价比很高,与学校的精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