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一、选择题1.(2012·山东烟台调研)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该变异一般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影响2.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D.染色体中的DNA缺失了三个碱基对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4.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5.下列有关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一定不是单倍体B.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C.自然条件下,单倍体生物只见于植物中,动物中不存在单倍体D.由二倍体生物产生的单倍体一般是高度不育的6.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育种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下列技术排序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7.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8.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D.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是有利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有害的9.下列关于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B.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易位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10.(2012·广东高考理综,6)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11.(2012·海南高考,24)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性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1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3.(2012·山东高考理综,27)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____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条。(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