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疾控中心1-4月工作总结2009年,我们紧紧围绕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切实抓好传染病防控,加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地方病等卫生防病项目,深入推进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将1至4月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深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大传染病防控(一)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1-4月,全县共报告发生乙、丙类10种265例,报告发病率105.40/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5种158例,丙类传染病5种107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无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病到前3位的依次是肺结核82例,占发病总数的30.94%,流腮75例,占发病总数的28.30%,病毒性肝炎65例,占发病总数的24.58%。另报告发生其它传染病3种34例,其中尖锐湿疣7例、水痘21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二)加强传染病防治。1-4月,对需开展个案调查的菌痢、淋病、梅毒等8种118例传染病均开展了个案调查;对茶坝、观音店小学校的流腮,大院九年制学校的手足口病,沙洲中、小学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综合性防控措施,并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情况,在较短时间内,上述事件均得到全面控制,未造成疫情扩散和蔓延,有效防止了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同时,今年4月我们对开全县各中、小学校、幼托机构的专(兼)职保健人员进行了晨检、健康教育、消杀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了培训,并对20余所学校进行了现场指导。(三)加强艾滋病、麻风病防治。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1-4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目前接受自愿咨询人员30名,自愿咨询检测人数2人,检测结果艾滋病病毒抗体均为阴性。1-4月,全县新发现麻风病人1例,发病率为0.4/十万,按照“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畸残”的原则,治疗管理麻风病人9例,规服药第1页共4页率达100%。(四)加强结核病及狂犬病防治。深入贯彻落实《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和《xx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完善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扎实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1-4月,共接待初诊病人586例,治病病人77例,其中初治涂阳12例,复治涂阳5例,涂阴60例。1-4月,全县犬伤人员266人,狂苗接种240人份,接种90.25%,伤口正确处理率100%,无狂犬病发生。(五)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定完善了各种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贮备了消杀药械、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了人员、物资、药品、车辆、通讯和疫情值班等各方面准备。一旦发生疫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赴现场调查处置,严防疫情扩散蔓延。二、扎实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一)加强疫苗运转,及时保证全县接种顺利开展。1-4月,我们对36个乡镇接种点冷链运转疫苗4次,覆盖率达100%,计72160人份。其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24160人份:卡介苗830人份,百白破1580人份,脊灰糖丸12600粒,麻风疫苗1160人份,新生儿乙肝2130人份,白二联1200支,甲肝疫苗1680人份,乙脑疫苗1680人份,麻腮风疫苗470人份,麻腮疫苗830人份;各类群体性接种疫苗48000人份,其中a+c脑膜炎疫苗35000人份,麻腮疫苗13000人份。(二)全面完成甲肝、乙脑疫苗群体接种免疫效果监测任务。为科学评价xx县2008年甲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免疫效果,按照省疾控中心《关于开展地震灾区甲肝、乙脑疫苗群体应急接种后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3月中旬,我们随机抽取了青溪镇、马鹿乡开展免疫效果监测,分别采集1岁组、3岁组、6岁组、9-12岁4个年龄组共200份儿童血清标本(每乡各年龄组25份),并及时将血清标本送省疾控中心检测,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三)认真组织开展流脑、麻腮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一是全面完成a+c流脑群体性接种任务。为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保障灾区儿童身体健康。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第2页共4页和部署,2月23日至3月6日,我们认真组织全县38个接种点对2-15岁共3.2万名儿童开展a+c流脑疫苗群体接种。接种结束后,我们随机抽取乔庄、孔溪、木鱼3个乡镇进行了快速评估,共调查应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