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检测10生态系统的稳态(A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森林中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菌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蚂蚁等动物以这株朽木为生。依靠这株朽木为生的上述各种生物组成一个()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食物链解析:本题中的多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答案:C点拨:群落不是物种或种群的简单累加,譬如农贸市场的各种生物,虽是“在同一时间内”并且“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中”,但由于不同的生物之间彼此没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不能构成群落。2.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温带草原北方森林冻原分解达95%所需时间(年)0.5214100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B.微生物C.湿度D.温度解析:枯枝落叶分解主要依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营腐生生活,所以光对其影响不大。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雨水充足、温度适宜,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因而分解速率最快;在冻原生态系统中温度较低、地区较干燥,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所以分解速率较慢。答案:A3.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③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④该食物网所处的生态系统为森林生态系统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③④解析:图中共有两条捕食链:草→兔→狐,草→昆虫→鸟→狐,故①正确;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在捕食链中,不占营养级,故③不正确;细菌与狐没有共同的捕食对象,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故②不正确;该食物网中主要植物是草,应为草原生态系统,故④不正确。答案:B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通常以哪个水平为前提()A.生物个体水平B.种群水平C.营养级水平D.食物链(网)水平解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所以能量流动分析通常以营养级水平为前提。答案:C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得多,这与南方热带雨林中的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及温度等因素有关。答案:C6.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直接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种群数量增加,丙种群数量减少D.乙种群数量增加,丁种群数量减少解析:从图可知,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丁→甲→乙。故当甲增加时,则其食物丁的种群数量会减少,而以甲为食的乙的种群数量会增加。答案:D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该食物链的起点是绿色植物,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野兔、鹿、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均为第三营养级。污染物具有富集现象,鹰属于最高营养级,其体内污染物浓度可能最高。答案:A8.下图为某稳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1000kJB.由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C.图中a、b、c代表三种生物,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D.从图中可看出能量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C9.生活于树木茂密的森林中的鸟类,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A.飞翔行为B.声音鸣叫C.性外激素D.鲜艳的羽毛解析:在树木茂密的森林环境中,飞翔行为、鲜艳的羽毛都不容易看到,性外激素是昆虫释放的激素,故鸟类最可能通过声音鸣叫的方式传递信息。答案:B10.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