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二一三年十一月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为了科学有序地组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特制定《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本“细则”是指导各地完成本次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各地普查机构要依照“细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数据处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进一步细化数据处理工作。一、总则(一)组织原则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以下简称“PDA”)和电子地图,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普查的现代化水平。各级普查机构要在国务院经普办统一部署下,执行国家统一数据处理标准,严格按照普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国务院和各级普查机构设置数据处理组,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的数据处理工作。(二)工作要求1、严格执行“细则”所制定的各项工作原则严格执行“细则”是按时按质完成本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任务的保证。各地必须严格遵循“细则”所规定的各项基本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工作。2、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数据质量是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生命,它关系到整个经济普查工作的成败。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数据处理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灭各种再生性错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保证数据质量。3、使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工具和数据处理软件普查过程中,各地使用国务院经普办确定的PDA设备、数据处理软件及软件运行环境。不得擅自更换数据采集工具,不得修改软件系统的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描述文件和操作规程等。4、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专业间协作本次经济普查要求经普办各业务组和各专业统计人员树立全局观念,积极主动,做好相互协作与配合。5、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和安全观念数据处理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工作,数据处理组应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数据处理按进度进行。要采取必要的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普查数据安全;必须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实现网络管理、漏洞检测、补丁管理与防病毒等功能),防止病毒侵袭和“黑客”攻击,严防数据丢失、泄密。二、数据处理工作模式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采取“普查员利用PDA现场对普查对象所在地址点定位,拍照普查对象相关证照,可通过OCR识别转换证照相关信息,核实、采集普查对象数据,并通过广域或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送,进入全国统一13+1模式数据中心,统计人员四级在线审核处理,PDA全程统一在线远程管理”的组织模式进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数据处理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在国家部署普查区划分与管理系统,在国家和13个省节点分别部署移动终端管理平台、联网直报与三经普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环境(略)。三、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及流程整个数据处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3年12月10日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定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研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工作试点;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数据处理设备采购及工作环境准备;单位核查底册和地图数据的准备;普查任务的分配等。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和审核阶段,2014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任务是:组织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完成数据上传、审核、校正和上报等工作。第三阶段为数据汇总与评估阶段,2014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任务是:完成普查数据的快速汇总、全面汇总、专题汇总和推算汇总,并进行数据评估。第四阶段数据加工及成果展示阶段,2015年7月底前完成。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进行普查数据资料加工、普查数据可视化展示、建设和完善经济普查相关数据库等工作。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如下:(一)普查区划分与勘界普查区划分工作由县级普查机构组织。普查区划分的基本原则为:1、使用全国统一的电子导航地图,通过国务院经普办统一下发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区划分与管理软件》完成普查区域划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