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发现、评价产品设计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后果,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以消除潜在隐患,完善设计过程,确保顾客满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产品更改以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沿用零件、分总成和总成。3职责3.1齿研所负责组织成立DFMEA多方论证小组;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实施DFMEA活动,并对DFMEA活动进行跟踪监察。3.2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根据多方论证小组的意见,完成DFMEA的编制工作。3.3质管计量科和销售部负责提供内、外部顾客反馈的信息。4作业要求4.1建立DFMEA多方论证小组在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主设计者应在齿研所领导的支持下,直接主动的联系所有有关部门代表,成立一个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装配、制造、材料、质管计量、售后服务的设计FMEA多方论证小组。由主设计者担任组长。4.2资料的收集下列资料是做DFMEA时的依据或参考,小组应首先着手准备或收集:●经由质量功能展开(QFD)而得到的设计要求;●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目标;●产品的使用环境;●类似产品的失效分析(FMA),以往类似产品的DFMEA;●初始工程标准;●初始特殊特性明细表;●功能框图;4.3DFMEA分析4.3.1DFMEA的分析时机DFMEA开始于一个设计概念最终形成之时或之前。应在设计方案初步确定时开始DFMEA初稿的编制。而且,在产品开发各阶段中,当设计发生变化或获得有关信息时,应及时对DFMEA初稿进行评审,不断予以修改、更新,并最终在设计任务完成之时完成DFMEA工作。编制:张国英审核:杨林、王学明批准:王凤波-8-4.3.2DFMEA功能框图多方论证小组应制定DFMEA框图,框图说明应包括各项目之间的主要关系,并建立DFMEA分析的逻辑顺序。4.3.3多方论证小组结合功能框图并根据所设计产品的性能、装配情况以及设计参数的选择等进行DFMEA分析。4.4设计工程师根据分析结果填写《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表格。4.4.1填写表头●总成、分总成、零部件:填入所分析的总成、分总成、零部件的名称及编号。●FMEA编号:填入DFMEA的文件编号。文件编号组成:DFMEA-总成编号-年份-序号。●设计责任:填入设计责任部门或小组。●匹配车辆:填入与之相配套的车型及名称(在已知的前提下)。●编制者:填入负责设计的工程师或工程师小组成员名单。●关键日期:填入初次FMEA预定完成的日期,该日期不应超过设计图样完成日期。●DFMEA日期:填入FMEA初稿的日期及最新修订的日期。●主要参加人:填入DFMEA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名单。4.4.2项目/功能:填入将被分析的项目的名称和其他适当的信息。用简洁文字说明被分析项目要满足设计意图的功能,包括该系统运行环境及相关的信息,如果项目有多种功能,且有不同的失效模式,应把所有功能都单独列出。4.4.3潜在失效模式指部件、子系统或系统有可能会未达到或不能实现项目/功能栏中所描述的预期功能的情况。对于特定的项目及其功能,应列出每一个潜在的失效模式,并使用规范化、专业化的术语来描述。典型失效模式有两大类型:Ⅰ类失效指的是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典型模式有(但不限于):——突发型:断裂、开裂、碎裂、弯曲、塑性变形、失稳、泄漏、松脱等;——渐变型:磨损、腐蚀、龟裂、老化、蠕变、低温脆变、性能下降、渗漏等;Ⅱ类失效指的是产生了有害的非期望功能,典型模式有(但不限于):噪声、振动、电磁干扰、有害排放等4.4.4潜在失效后果指失效模式可能带来的对完成规定功能的影响,以致带来顾客不满意,和不符安全及政府的法规。失效后果的分析,要运用失效链分析方法,搞清楚直接后果、中间后果和最终后果。要站在顾客的角度,以顾客发现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失效的后果。失效后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对完成规定功能的影响;-9-对上一级系统完成功能的影响;对系统内其他零件的影响;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对安全和法规符合性的影响;对整车系统的影响。典型的失效后果可能是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噪音、粗糙、工作不正常、不良外观、工作不稳定、间歇性工作、运行发热、失去功能、异味、泄露、不符合法规。4.4.5严重度(S):是失效模式发生时对顾客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是一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