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关于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建议工资性收入,是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他劳动收入。根据城镇居民的劳动关系和就业结构特点,工资性收入作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体,在居民的收入构成中长期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工资性收入的发展速度和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也关系到不同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调整以及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平衡。我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将“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坚持共享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在此条件下,涉及到广大群众基本利益的工资性收入需要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从葫芦岛市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出发,重点关注工资性收入的发展特征,比较城市间居民收入结构和职工工资水平差异,研究工资增长对居民总收入的影响效果,进而对提高我市居民工资性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一、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现状“十一五”时期和今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四大类收入分别以不同的幅度保持总体增长。2006-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单位:%)年份指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十一五”年均2011年1-6月总收入14.222.116.610.812.515.214.9可支配收入14.222.616.19.813.515.216.1工资性收入12.116.55.211.17.510.410.9经营净收入23.735.1108.3-10.22030.233.1财产性收入2.510.810817.243.931.9-11.5转移性收入1629.45.123.415.717.716.1综合各年数据,在总收入的四项具体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每年均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增长,但年平均增幅要低于同期其他收入。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的背景下,我市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幅唯一一次超过了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这充分说明,在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大幅提升能够有力带动收入整体增长的情况下,作为广大工薪阶层经济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在百姓生活中依然起着不可或缺的稳定作用,其在收入结构中也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二、与各市工资性收入比较情况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渠道,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横向对比省内各市收入结构,我市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近乎最小,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维持在6-10个百分点。2008-2011年各市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单位:%)年份地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6月辽宁省6058.758.557.9沈阳57.357.259.856.4大连68.565.462.763.6鞍山56.352.152.555.4抚顺58.857.354.452.4本溪60.959.557.955.9丹东52.551.953.354.1锦州5653.853.461.4营口52.253.352.3—阜新59.961.161.256.5辽阳60.658.256.760.1铁岭5653.353.555.7朝阳59.157.158.1—盘锦74.274.374.467.8葫芦岛51.151.248.951.4从发展增速来看,我市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只在2009年实现了较快增长,而在其它年份的增幅均要低于同期多数城市水平,并且其增速数值在各年份间呈波浪式前进。2008-2011年各市工资性收入增速(单位:%)年份地区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6月辽宁省15.69.812.411.1沈阳9.211.917.81.6大连236.78.316.6鞍山12.13.112.521.8抚顺8.28.57.414.4本溪13.7910.210.4丹东12.113.315.420.9锦州27.27.111.331.1营口14.91711.8—阜新30.813.513.611.3辽阳18.77.99.321.6铁岭14.37.312.923.3朝阳4.98.912.6—盘锦41.110.213.3-1.9葫芦岛5.211.17.510.9三、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城镇居民的整体收入以相对稳定的速度保持增长,工资性收入也始终保持正向增长态势。但是,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缓慢的增长幅度造成了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偏低。工资性收入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充分重视。1、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逐渐降低。2006年到2011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9.3%、56.6%、51.1%、51.2%、48.9%和51.4%,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其它家庭收入的不断变化,家庭收入结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