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的方法在编制了成本计划后,项目就依据各项成本指标实施成本控制工作。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但最常用、最有效的也是偏差挣值法。偏差挣值法是通过测量和计算已完成的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和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得到有关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而达到判断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目的。偏差挣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分别为:(1)费用偏差CV=BCWP-ACWP(2)进度偏差SV=BCWP-BCWS(3)费用执行指标CPI=BCWP/ACWP(4)进度执行指标SPI=BCWP/BCWS其中CV和SV是一对评价指标,CPI和SPI是另一对评价指标。符号说明:BCWP:已完工作量的预算成本(Budgetedcostforworkperformed)ACWP:已完工作量的实际费用(Actualcostforworkperformed)BCWS: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Budgetedcostforworkscheduled)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同样通过检查与分析上述偏差指标来判断项目的执行情况。此处以CV和PV这一对为例说明:当CV为正时,表明已完工作的实际费用支出小于已完工作的预算成本,因此费用控制效果比较理想;反之,当CV为负时表明费用执行的结果不佳。当SV为正时,表明在以预算成本为比较基准的前提下,已完工作量超过计划工作量,因此项目进度提前;反之,当SV为负时,项目进度滞后。在评价过程中应将CV和SV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因此就产生四种项目组合状态,参见表3-5的说明。表3-5:项目偏差组合分析序号CVSV项目状态可能原因采取措施1正正项目成本控制良好;项目进度提前资源配置恰当,进度控制合理适当放慢资源投入,维持现状或减缓进度2正负已完工作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但总体进度滞后应投入的项目资源不足,从而影响项目进度按照成本计划增加项目资源投入,加快进度3负正已完工作成本超出项目预算;但总体进度提前项目赶工或资源投入偏大,超过项目阶段所需减少投入资源,加大成本控制,维持或减缓进度4负负项目成本超支,进度滞后资源按照计划投入充足或超前,但没有有效的利用,存在成本失控现象增加有效资源投入,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浪费,加快进度分解落实成本计划成本管理过程记录成本执行情况分析兑现成本控制奖惩成本控制效果反馈及实施调整图3-6成本控制五步骤流程图因此,掌握了偏差挣值法后,对项目状态、可能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就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变得相对简单。而此时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工作步骤,及时获取BCWP、ACWP和BCWS等基础数字,进而实现项目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目的。成本控制的步骤简单的说,成本控制分五大步骤,即分解落实成本计划、成本管理过程记录、成本执行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效果反馈及实施调整、兑现成本控制奖惩等,而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大量工作内容都穿插在这五个步骤中。上述五个步骤之间的流程关系如图3-6所示。第一步、分解落实成本计划分解成本计划包括两部分的工作:(1)工作分解结构(WBS)工作分解结构就是结合成本计划和工程的进度计划,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几个层次,最终划分出成本控制的最合适的单元。这个成本控制单元就是通常意义中的工作包(workpackage),但是工作包的划分并不是越小越好,它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我们一般要求的成本控制单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首先,必须与成本计划中的各个成本要素对应;其次,为方便和项目进度情况的考核,也必须是进度计划中的子节点;最后,为使项目实际成本的考核更加直观,还必须符合财务的基本核算单元。这样,划分的成本控制单元就成为项目成本计划、项目进度和实际成本水平三个环节的连接节点,通过观察这些单元的状况即可得到上节所说的BCWP、ACWP和BCWS三个重要参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工作分解结构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成本的八大要素。例如,某建筑工程总成本指标为1亿元人民币,那么首先按照成本计划进行第一层成本要素分解,如图3-7所示。项目总成本1亿元A、分包成本5千万B1千万C、材料成本2千万D5百万E5百万F5百万G2百万H3百万图3-7成本结构分解(第一层)对上述每一项成本要素再进一步划分便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成本控制单元,以下以A项“分包成本”为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