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工作任务大纲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在财政部的领导下,正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该子项目的目标是制定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计划。为此,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希望聘请咨询专家,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一、背景1、攀枝花市资源型经济特征和发展现状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区内矿产资源高度富集,蕴藏着全国20%的铁,64%的钒,93%的钛,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并伴生多种稀贵金属元素,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08年3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攀枝花市是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因煤铁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经济的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资源型工业成为经济主导,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初级原材料加工业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攀枝花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例过高、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带来的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职工失业导致的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竞争力下降问题等。据国家发改委研究资料报告,我国目前有资源型城市总计118个,其中典型资源城市有60个,攀枝花市归属典型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点要求转型的城市之一。2、关于“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为此,国务院于2007年底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审时度势的指导。“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即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要求根据国务院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具体要求和攀枝花的实际情况,制定攀枝花市中长期(2008—2020年)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可行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对策。项目通过组织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从攀枝花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领域着手,深入研究影响攀枝花经济转型的因素(政策、贫困、资源、环境、市场),创建性地提出攀枝花市经济转型、消除贫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思路、阶段性的政策和措施。3、关于本任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子课题)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是个系统工作项目,项目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调研阶段、研究阶段、政策制定与建议阶段)。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的调研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深入研究与第三阶段政策建议的提出。攀枝花市项目管理办公室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打包处理,综合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子课题。该课题是《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研究阶段”和“政策制定与建议阶段”的重要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并制定攀枝花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二、工作目标和范围1、目标根据第一阶段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考察调研报告,分析这些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我市经济转型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我市在经济转型中的优势和风险,选择和培养合理的替代产业,制定我市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2、范围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为攀枝花市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战略提供参考依据。该项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综合分析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第一阶段我们已经进行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考察和调研,并完成两份考察报告。现阶段需要综合分析两份考察报告,总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