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术报告总结5VIP免费

学术报告总结5_第1页
1/2
学术报告总结5_第2页
2/2
学术报告总结55、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教授讲述美国高铁发展现状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出行增添了许多选择,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很好的带动了我国的经济。但是,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如何呢。2013年5月14日上午8点30分,在我校九里校区网络学院四楼学术厅,第三届轨道交通国际学术论坛第三场报告会由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铁路交通工程中心副主任professortckao主讲,报告题目为“美国告诉铁路发展的机会与挑战”。首先,professortckao介绍了在历史过程中,美国的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在上个世纪中,有许多教育者和教授为美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近50年里,美国对高速铁路的发展也产生了高度重视。professortckao通过介绍自己所在的美国高校轨道中心讲述轨道发展的现状。美国高校轨道中心由许多高校联合组成,并得到一些企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该中心开设的一些相关课程和学术论坛都体现了轨道交通在美国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平台和空间。在了解了美国的轨道交通发展后,professortckao为大家介绍美国高速铁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美国现如今轨道交通可谓是成功产业,总长度可达227公里。但是美国轨道同时也存在火车过长、运输过于多元化等缺点。因此,在美国人喜欢自驾出行的文化背景下,技术难关以及政府协调等问题都是美国高速铁路所面临的挑战。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困难面前,也存在很大的机遇。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4月指出美国高速铁路存在很大的前景,发展轨道交通,是希望它也可以像高速公路和航空系统一样迅速发展。同时,professortckao以美国东部以及中部为例,具体讲解了美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状况。紧接着,professortckao进入了讲座的第三个阶段:地震灾害防治设计,具体包括车体设计和灾害预警系统两个部分。professortckao首先给现场师生介绍了一些地震后列车、轨道的损坏情况。随后,讲座进入最核心的版块——车体设计和灾第1页共2页害预警系统。首先,设计车体抗震性能时,主要考虑当地震水平力来临时车体与轨道间是否形成类似弹簧的连接,以减少车体损坏。而对于灾害预警系统,地震来临时,p波先到达地表,当p波先到地面发出预警信号时时间过短,为了能够充分赢得宝贵时间,在日本和台湾当地震到达海岸线是就可发出预警,这样可以有效应对地震所带来的一些灾害。同时,该预警系统不仅可对地震提出预警,对风过大、洪水、滑坡、崩塌等灾害都可提出有效预警。心得体会:高速铁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世界交通运输格局的变化,随着列车速度不断提升,高铁在给人们带来出行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身边增加了隐患,告诉所带来的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泥石流灾害、飓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在影响着高速行驶的列车,如何保证列车行驶中出现地质灾害的同时,保证灾害产生的伤害最小化,成为了高铁专家亟待解决的问题。professorkckao根据台湾高铁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灾害预警系统,提出了地质灾害高铁预警方法,同时对大陆的高速铁路安全预警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保证行车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高速铁路也应该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以满足安全的要求。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学术报告总结5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