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工作安排20XX年全市中医药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快推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不断加大中医药参与医改的力度,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打造中医质量和服务品牌,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医改文件精神,主动跟进,突出特色,不断加大中医药参与医改的力度。重点抓好中药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加强基本药物中中成药临床应用培训,做好中药应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落实好提高新农合中医药补偿比例的政策措施,引导医疗机构和群众更加广泛地应用中医药。不断加强基层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中医医院发展的补偿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规范服务、院务公开、绩效考核、优质护理示范、预约诊疗、志愿者服务、出院病人随访、中医临床路径等惠民措施。二、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水平启动新一轮全市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全面提升中医医院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推进临床制度和技术规范建设。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医院科室的建设与管理,积极研发和使用中药院内制剂,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实施医疗质量、护理服务、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四项示范工程”和双降、双控、双规范(即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耗材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控制医疗第1页共3页成本、控制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诊疗项目)“三双行动”,积极开展中医药技术比武和急救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中医药的整体服务能力。三、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提升省中医服务能力项目的实施意见》,抓好1个省级优势专科和4个省级特色专科项目的建设,在基础设施、特色优势发挥、中医药服务量等具体指标上达到标准要求。认真做好2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3个国家级农村中医特色专科、1个省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的建设工作。对市级重点中医专科进行重新评估验收,组织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全省第四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继续做好国家级和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培养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促进专科专病快速发展。深入开展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20XX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认真查找医院各环节存在的不足,重点在发挥特色优势的措施、中医药人员配备、临床科室建设、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文化建设、中医护理、中医药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整改。四、切实做好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和中医护理工作按照《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基本规范》要求,加强2个省级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多种中医药预防保健手段和方法,规范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把中心作为医院延长服务链、拓展业务范围、彰显中医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阵地,作为宣传中医特色的窗口,把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认真贯彻《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中医护理技术培育和应用,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五、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规范化建设,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第2页共3页见》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推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病区、中药房规范化达标建设。加大综合医院中医药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拓展中医药临床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