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报告四: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装备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以轿车制造业为标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公司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产品和管理,部份产品制造能力已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上海装备制造业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自主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面对中国加入WTO,面对兄弟省市快速发展的势头,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面向新世纪,上海装备制造业一定要在发展中寻求机会,在创新中赢得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形成新的发展思路,明确有限发展重点,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的基础作用,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力度。只有这样,上海装备制造业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制高点,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一、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一)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国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上海装备制造业经过技术改造、合资合作、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对推动上海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形成了具有较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结构’自90年代以来,上海装备制造业通过中外合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联合等方式,开发了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结构调整。别克轿车、贝尔数字通信设备、华虹集成电路、电气集团30万和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及核电机组,以及大截面高压电力电缆,高压互感器、智能化电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加工中心、柔性印刷生产线等产品在全国市场竞争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轿车占40%,发电设备占40%,数控机床占10%,冷冻设备占15%,电梯占21%,列车空调设备占50%,仪器仪表占16%。2.形成了具有较强加工制造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的行业规模目前,上海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齐全,涉及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6个大行业,电站设备、金属加工机械、电梯、汽车,船舶、航空航天、输变电设备、通信设备、电子器件、通用仪器仪表、轻纺机械等38个中行业,近百个小行业。至1998年底,实现工业增加值512.8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6。88%,为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688.2亿元)的13.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0.07亿元(当年价),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48.1%;出口交货值430。8亿元,占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的43.52%;年末从业人员总数104。26万人,占全市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35.94%(参见表1)。3.形成了具有较强产业赢利能力和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只占上海工业的26.22%,但是利润总额却占全市工业的62.21%,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的42.86%(参见表2)。从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牙口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来分析,其中,“九五”期间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站及大型机电设备制造业都远远超过全市工业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了上海装备制造业在上海支柱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表明了上海装备制造业对促进上海工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参见表3)。4.形成了具有一定消化吸引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技术体系上海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拥有30家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总数的三分之一;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达到2.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确保了一批超前开发项目的实施,增强了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并成为上海工业创新体系中的中坚力量。由于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使上海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率和新产品产值率总体水平高于全市工业的平均水平(参见表4)。(--)竞争力分析1.上海装备制造业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仍处子领先地位从经济规模分析:上海装备制造业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