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报告大公报D【2009】219号(债)信用等级:A-1发债主体: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总额:10亿元本期发债额度:10亿元本期债券期限:365天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人民币亿元)项目新准则旧准则2009.9200820072006货币资金19.8516.6413.5714.17总资产118.87113.82110.44112.7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6.7426.1925.0924.94营业收入52.6965.6556.07-主营业务收入---45.13利润总额0.390.520.360.24经营性净现金流7.7217.8811.995.05资产负债率(%)76.6776.1376.1176.94速动比率(倍)0.950.840.891.34毛利率(%)6.223.654.10-主营业务毛利率(%)---5.23净资产收益率(%)1.453.150.740.2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7.116.598.708.41存货周转天数(天)31.4320.9329.5432.57经营性净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倍)2.534.322.601.06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动负债(%)24.3966.5543.1720.98注:2007年以后财务数据按新会计准则编制;2007年数据为2008年追溯调整数;2009年9月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分析员:谢志斌徐尚义联系电话:010-51087768客服电话:4008-84-4008传真:010-84583355Email:rating@dagongcredit.com评级观点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地电”或“公司”)主营陕西省地方电力配送、销售等业务。评级结果反映了公司政策环境有利、售电业务稳定发展、业务经营具有地域专营性、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稳定增长等有利因素,同时也反映了电网建设有较强的公益性、公司盈利能力较弱等不利因素。综合分析,公司能够对本期融资券的偿还提供很强的保障。有利因素·陕西省地方电网建设符合国家电力改革方向,公司发展面临有利的政策环境;·陕西省能源化工等重工业快速发展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业务发展空间,近年公司收入稳定增长;·供电业务的地域专营性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保证了收入的稳定性;·稳定增长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债务的偿还提供了保障,农网改造还贷资金增强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不利因素·电网建设有较强的公益性,电价受国家政策管制,公司盈利能力较弱;·公司约60%的售电电量须从国家电网公司的输电网络购入,在电量采购方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依赖程度较高。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发债情况本期融资券概况本期融资券是陕西地电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注册金额为10亿元,本期拟发行金额为10亿元,期限为365天,通过面向承销团成员簿记建档,集中配售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本期短期融资券无担保。募集资金用途本期短期融资券的募集资金中,不超过3亿元用于经常性项目建设以及线路设备的维护维修等生产经营性短期资金需求,其余资金用于归还银行贷款,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发债主体信用陕西地电是陕西省政府直属大型地方供电企业,担负着陕西省66个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配网建设及供电任务。电力供应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陕西省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减轻了宏观调控和全球金融危机对陕西省的不利影响,高耗能产业拉动电力消耗以及农网完善工程都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8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提高了1.4个百分点。陕西省经济总量中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对电力需求较大,GDP对电力的依赖较高。2008年陕西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472.08亿元,同比增长23.5%。陕西省对外贸易规模较小,经济外向度不足10%。2008年,虽然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下陕西省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内向型经济结构使全球金融危机对陕西省经济影响较为有限。陕南陕北地区经济还十分落后,相当一部分地区仍未摆脱贫困,农村电力建设严重滞后。国家在2008年底启动了第三次农网改造工程,作为陕西省农网改造的实施主体之一,陕西地电的配、售电业务仍面临良好的发展空间。电力供应不仅影响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明程度的增加。出于对国家电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