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史研究室年度工作总结市委党史研究室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3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实施“系统工程”一是修改完善《中共德州地方史》(二卷)。进一步充实内容,对一些素材较少的专题,多方搜集资料,力争材料翔实完整,如实记载和反映中共德州历史全貌。共查阅档案600余卷,整理文字4万字。二是做好xx市组织史资料续编工作。启动《中国共产党xx省xx市组织史资料(2001—2013)》编纂工作,收录时间从2001年11月至2013年12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局共同组织,市委党史研究室具体负责编写。三是做好抗战时期惨案卷编纂工作。根据中央抗损课题办公室的部署和《xx省2011—2015年党史工作规划》确定的建设抗损课题“警示工程”的任务要求,搜集和挖掘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见证人口述、司法公正材料、照片资料等佐证资料200份,编纂完成《xx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惨案卷)》德州部分,共收录30个惨案,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在德州实施的惨无人道的暴行。四是做好党史资料的征集报送工作。以市委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按照资料报送原则、分类及内容和规范要求,分2次征集了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的文件、文集、纪念册和音像资料等。二、组织实施“资政工程”一是加强德州党史网站建设。“七一”前夕,开通了“中共德州党史网”,开设“共同关注”“工作动态”“党史研第1页共2页究”“红色人物”等10多个栏目。市委书记吴翠云专门为“中共德州党史网”开通致辞。网站开通半年来,点击量达6万余次,增强了党史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发挥《德州》资政作用。《德州》期刊是市委党史研究室已经创办多年的刊物,2013年对刊物进行改版,改为全刊彩版,内设48个页码。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反映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贯彻落实情况和市直部门单位、县市区、乡镇年度工作概况和重点成就,为展示德州风采、提升德州形象做出积极贡献。三是创办《资政特刊》。创新性地创办了《资政特刊》,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选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典型开展专题研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目前,已出版3期,其中《深圳、浦东、滨海三个“特区”的开发历史对我市高铁XX县区建设的启示》、《从苏南“星期日工程师”看我市人才引进工作》等专题,市委领导都作出重要批示,对党史资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三、组织实施“育人工程”在建党92周年之际,利用多媒体宣传片形式,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进行长达20天的党史教育视频宣传,每天滚动播出60余次;在市图书馆新城分馆开设“党史资料专架”,精选地方史、组织史、大事记、回忆录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92年来的基本历程、发展脉络、辉煌成就的图书、画册共计2000余册,向读者免费借阅;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等11个部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编辑出版《xx市中学生党史教育读本》,《读本》共6万余字,图片50余幅。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全市党史工作三年规划》,健全完善《公文办理制度》、《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共9项38条;抓好机关党建,成功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完成党史图书资料的整理工作,整理各类图书、档案、资料4000余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全员学习和党性教育活动,努力打造专家型、研究型、服务型、创新型干部队伍。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