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南湖镇辖16个行政村,113个社,现有农业人口2.5万人,XX县区流动人口1.6万人。共有22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6个,机关党支部5个,非公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892名,其中农民党员783名,女党员139名,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党员288名。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认真抓好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双培双带”、“扶贫帮困”等党建综合示范工程,有力的促进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一、主要做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从抓党建及各种农村工作创新来看,我镇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观念陈旧,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面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力求用创新、发展思路来解决。一是抓干部培训。高度重视村、社干部和入党积极份子的培训培养,以县委党校分批培训为契机,邀请县党校讲师、农牧局技术员开展知识讲座,进行政治理论、果树栽培管理等方面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镇村社三级干部的农村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全镇干部在县委党校参加培训92人次,镇政府分批培训果园管理技术600人次,石阳千亩苹果幼园标准化管理示范点现场技术指导2次,二是抓理论学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党员干部政治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达到了统一思想、信念坚定、作风转变的要求为。同时,在创建学习型班子的过程中,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科学决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在党委班子成员的带动下,政府机关全体职工把理论学习作为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的有力措施,采取平时自身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每一个党员干部书写第1页共8页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撰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促进了全镇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工作作风有新改进,各项重点工作有新突破。(二)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切实加强赏队伍建设。镇党委始终把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作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推动南湖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在村“二委”用人机制上,镇上按照“穷村选富人,富村选能人”的思路,采取“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的办法,选拔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公平、公正评价村两委成员,由党员群众决定自己“当家人”的去留。同时,镇党委对16个村班子进行考核考察,通过走访观察、群众评议,党员大会选举,共调整村班子4个,干部14名,为推动农村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深化“三级联创”活动,镇党委、镇政府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委中心小组学决制度、党委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理财罐、政府采购制度,全镇上下形成了团结议事,分工负责,真抓实干的势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为了给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全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1名,并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2期,至目前全镇党员人数达到892名,农村党员783名,机关党员43名,其中男党员654名,女党员139名,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84名,同时,结合县深化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针对全镇党员干部存在的工作飘浮、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等问题,修订完善了《党委工作制度》、《镇政府工作制度》、镇村社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出台了《南湖镇干部管理手册》,严明了工作纪律,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党员管理。几年以来,以抓流动党员的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对全镇所有党员进行了一次排查摸底,对129名流动党员的流出时间、流出地点、用工类型及联系方式进行了详细登记造册,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建立档案,同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实行持证管理,并为外出党员发放《流动党员小读本》39本,对流动党员基本做到了底子清、思路明、易管理,针对外地党员来我镇发展创业的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湖镇流入党员管理办法》,对流入我镇的党员进行登第2页共8页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