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IS防碰撞系统对渔船海上航行安全的重要性AIS是运用了先进的船舶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一岸,以及船一船之间的通讯、导航,是在船舶之间和船岸之间自动进行航行通信、建立船舶信息交换和船舶识别的系统。它能够自动发射、接收和处理装有AIS的船舶的自身静态数据和动态航行信息,使船舶相距对遇船或岸台很远时,即能自动、连续向它船或岸基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提供该船的实时船位、速度、航向等与船舶航行或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接收它船及VTS提供的助航服务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随着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以下简称AIS)在大型海船上的普遍配备及在岸基管理系统中的普遍应用,为船一船和船一岸之间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在海上船舶避碰、船舶交通管理、海上搜救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日益明显。但是由于SOLAS公约仅对300总吨及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500总吨及以上的非国际航行货船提出了配备(AIS)要求,而对其他船舶及渔船目前尚无强制要求,而这些小型船舶航行区域及渔船的作业范围往往集中在沿海的通航密度集中水域,在该水域航行或作业的大船及岸基交通管理系统难以及时准确地识别未装AIS的小船或渔船遇险或发生碰撞事故,这是目前我国沿海交通安全的严重隐患,也是海区及港口水域的船舶交通管理面临一大难题。尽快在小型船舶及渔船普及安装AIS将会对增进沿海水域海上航行安全,提高海上搜救成功率和V11s监管效能,改善沿海及港口水域通航秩序,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小型船舶和渔船配备AI的必要性分析1.将大大降低渔船事故发生率随着我国海洋渔业捕捞和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渔船与商船的碰撞事故以及渔船单方事故明显增多。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统计,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该中心共开展渔船搜救行动731次,占全部搜救行动的25%;共救助遇险渔民9230人,占获救人员总数的24.7%,渔船事故在全部事故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降低渔船事故发生率将会大大减少总体事故的发生。根据浙江省渔船碰撞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自2008年9月份在全省渔船大批量安装AIS以后,全省渔船间碰撞事故与2007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渔船与商船的碰撞事故下降了49%,沉船数下降了44%,死亡人数下降了21%,直接经济损失下降了46%,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上数据仅是在已安装AIS设备的渔船占计划安装AIS设备的渔船占计划安装数55%的基础上获取的,如果全部按计划安装完毕,事故发生率还会大幅下降。2.将为沿海水域航行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我国沿海的交通流密集区多集中在港口附件及沿海渔区,如渤海湾渔场、烟威渔场、成山头附近水域、舟Ⅱ1渔场等。据统计,仅成山头水域每年都会有1O余万艘次大大小小的渔船和海产养殖船在这里从事捕捞、生产作业。这些船舶吨位小、数量多,航行方向不定,易与大船形成交叉会遇局面,极易引发碰撞事故。据权威统计,1981—2002年的20年间,成山头及附近海域发生船舶海损事故就有277起,沉船121艘次,死亡289人。1)AIS为船舶间相互识别、及时避让创造条件。在避碰方面小型船舶因目标小,比大船更难为视觉所察觉,在雷达上的回波也难以识别,在雾天或大风浪时尤为如此。而及时发现小物标对于及时安全避让非常重要,AIS信号基本上不受恶劣天气与海况的影响,能及时提供船舶静态及动态信息,为已安装AIS船舶间的相互识别提供了可靠的途径,使船舶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实际中,小型船舶的航线往往位于距岸近、航道狭窄、渔船等船舶密度大的沿海水域,许多事故因船舶之间未能及时发现而没有或来不及采取避让措施而导致。2008年6月15日中国籍“金泰999”轮与钢质渔船“辽大旅渔85029”轮在老铁山水道附近水域在雾中发生碰撞,就是一起典型的因商船没有识别出渔船目标且渔船没有察觉碰撞危险发生的碰撞事故。事故造成“辽大旅渔85029”轮沉没,2名渔民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50万元。根据海事调查分析,如果“辽大旅渔85029”轮安装了AIS,两船的设备都会发出碰撞报警,警示采取避让行动,这起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笔者也曾经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