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新农村建设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当前,许多欠发XX县区市仍然以农业为主导,虽经过大力强化招商引资,工业发展有所起色,但仍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渡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建设新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比如,**-**年**县共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66个,共需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虽经多方筹资,县级以上财政投入仅投入458万元,县乡级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对于我们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组织部门,就倍感责任重大,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上,以主动和开放的姿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视与把握、研究与谋划、改进与创新组织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利用组织部门的部门优势,抓住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中识人选人用人这个关键,建立保障新农村建设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与智力支持。一、要借引外部推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提高识人选人用人的能力,巧借优质外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选配党政干部。当前与今后欠发XX县区市组织部门工作的重点就应放在主攻两区(园区、XX县区)建设、促进赶超发展的工作中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凝聚党政人才。着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识人选人用人机制,选拔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其在开放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创新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二是要围绕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强化培训。要强化县乡党政干部多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如推行干部自主选学积分制,组织人事部门和培训部门提供所需进行更新和加强培训的内容“菜单”,让干部自已选择第1页共4页培训科目,自由“点菜”,从而增强干部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培训当中,要着重提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种能力,即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科学发展,带头致富的能力、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能力,提升党政干部建设新农村的操作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多面手,。三是要围绕创新创业促进人才资源开发。树立人才促村兴业的理念,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有效机制。重点构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跟踪督导制、人才工作奖惩激励制、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制、专业技术职称聘用分开制等机制。建立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员返乡创业机制,如**有许多在外地创业成功的“物流经理”党员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促使他们积极反哺新农村建设,使创新创业人才与当地镇村干部一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二、要调动内在动力。村干部、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是建设农村各项事业的中坚和骨干。要充分整合这三支队伍的力量,发挥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创造性,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进行。一是发动农村实用人才引路“闯”。农村实用人才是创新和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不竭力量,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永动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农村实用人才这一农村“第一资源”,从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政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立激励实用人才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鼓励各类“田秀才”、“土专家”发展经济实体,积极创新创业,携手其共建新农村。二是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干”。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党员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要发挥好农村党员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营造党员干事创业的宽松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双带”活动,在基层党组织争优创先活动中建功竞赛,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自觉性。要在推行农村党员服务承诺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纳入承诺和岗位职责范围,增强主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