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实施指南(讨论稿)目录1、法人治理1.1公司章程管理(附:章程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2股权管理(附:股权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3高管人员聘用管理(附:高管人员聘用管理制度评估标准、高管人员聘用制度(举例)、高管人员聘用合同(举例))2、组织机构与权责划分3、内控制度管理4、内部审计管理5、绩效考核管理6、投资管理7、子公司管理8、预算管理(附:预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9、资金管理(附:资金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0、成本费用管理(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1、采购管理(附:采购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2、销售管理(附:销售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3、生产管理(附:生产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4、库存管理(附:库存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5、印章管理(附:印章管理制度(建议稿))内部控制实施指南——法人治理——公司章程管理制度1、章程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1.1章程的制定1.1.1合法合规性1.1.2修订1.1.3指令执行1.2章程的执行2、主要控制目标(举例详见评估标准)2.1章程的制定2.1.1合法合规性2.1.1.1现有条款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或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2.1.1.2应该具备《公司法》规定的必备条款;2.1.1.3章程中不得存在限制股东合法权益的条款;2.1.1.4章程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的权限划分应该明确、合法及有可操作性;2.1.1.5章程中的记载事项应该和公司实际情况、工商登记资料保持一致。2.1.2修订2.1.2.1事前审核2.1.2.1.1章程变动相关方案应该取得上级单位职能主管部门的批准;2.1.2.1.2章程变动相关方案应该取得股权持有单位的批准;2.1.2.2.3章程变动相关方案应该取得法律顾问意见。2.1.2.2事中汇报:执行章程变动相关方案的过程中发生的与经批准方案之间的任何差异均应及时汇报并取得批准,上级单位对该变动的执行情况可随时检查、指导。2.1.2.3事后备案:在完成章程变动相关方案后一周内,应将相关文件(如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协议、章程、营业执照等工商登记文件)报法律部备案。2.1.3指令执行:对上级单位明示的章程变动安排和(或)正式整改意见应该及时、全面地执行。2.2章程的执行(在全面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应重点审查章程的执行情况,原则上应逐项核对,重点关注法人治理结构。)2.2.1股东会依法履行其职权,其通过的决议合法有效;2.2.2股东会召开时间和程序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规定;2.2.3董事会成员(含董事会秘书)人数和任职资格应该合法有效;2.2.4董事应该依法当选和更换;2.2.5董事应该勤勉尽责,善意履行法定和章程规定的义务;2.2.6董事会应该依法履行其职权,其通过的决议应该合法有效;2.2.7董事会召开时间和程序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2.2.8经理应该具有合法有效的任职资格;2.2.9经理应该勤勉尽责,善意履行法定和章程规定的义务;2.2.10监事会成员人数和任职资格应该合法有效;2.2.11监事应该依法当选和更换;2.2.12监事应该勤勉尽责,善意履行法定和章程规定的义务;2.2.13监事会应该依法履行其职权,其通过的决议应该合法有效;2.2.14监事会召开的时间和程序应该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2.2.15公司应该存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的合法、有效、完整、连续的会议记录。附:章程管理制度评估标准1.章程的制定1.1现有章程的制定是否经公司股东会2/3以上表决权批准;1.2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是否已由各股东签名、盖章,股份公司的章程是否经省级政府审核;1.3是否已报工商管理部门备案。2.章程的内容2.1是否具备《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七十九条规定的必备条款;2.2上市公司的章程是否符合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经外部律师审核;2.3是否具备总部通知要求增加的条款;2.4是否已经根据公司的具体需要增加了相应的条款;2.5是否存在限制股东合法权益的条款;2.6章程对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的权限划分是否明确、合法及具有可操作性,权限划分是否与该等人员的能力资格相适应;2.7章程中的记载事项是否和公司实际情况一致;2.8是否在章程中规定了监事会对董事会权力的制约机制(如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