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的原因与处理作者:李志明,喻冬日期2006-10-1017:28:26阅读:38(广西公路桥梁总公司,广西南宁530023)【摘要】文章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根据分析得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避免和解决的方法。【关键词】道路工程;钻孔灌注桩;导管;堵塞【中图分类号】TU7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6)08-0014-02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大跨度结构及高层建筑的修建,对基础承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可以穿越软弱土层、便于水下施工及沉降量小等优点,所以它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0%。由于施工中的各种原因,水下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导管堵塞,混凝土不能顺利施工的问题,而这一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施工的实际操作中来发现并加以解决,使之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钻孔灌注桩的特点,从施工工艺方面出发,对解决钻孔灌注桩砼施工中出现的导管堵塞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提供参考。一、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导管堵塞的原因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导管堵塞的现象(称之为“卡管”),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第一,导管法兰盘漏水(渗水)。导管内混凝土中间被水层隔离,这时导管内混凝土不能流动,导管被堵塞。第二,导管内混凝土中间被气包隔离。同样出现导管内混凝土不能流动,导管被堵塞。第三,导管裂缝。导管管壁太薄在施工中扯动过激,使管壁出现裂缝,还有他原因导致管壁出现裂缝。出现裂缝后,孔内水压较大,水势必将管内混凝土稀释、离析,使混凝土失去流动性而增加混凝土对导管壁的摩擦力,从而出现堵塞问题。第四,混凝土施工所用的砂、石等原材料级配不合格或水灰比不正确而出现混凝土离析,使石料与砂沉积在导管底端,水泥浆上浮;还有在施工中要求不够严格,与实际要求发生较大偏离,更使得沉淀离析速度加快。第五,混凝土灌注过程不连续,间断时间过长,或是调整灌注过程的时间过长,使已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凝固,也会出现导管堵塞。第六,初灌时,隔水栓堵塞导管。这些原因都会使得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施工不能正常进行。二、避免导管堵塞的方法上面已经对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导管堵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何避免和解决导管堵塞,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的注意并能及时解决。以下来谈谈如何避免导管堵塞问题。1.避免导管法兰盘处不渗漏水:制作导管时,应着重解决焊缝的质量问题,导管各部位焊缝也一定要严格要求;法兰盘平面与导管的轴线要求严格垂直(成90度角),否则各节导管相接时,整个导管不成直线,施工时容易被折而出现渗漏。为了保持法兰盘位置正确和防止焊接时变形,焊制可在特制的胎具上进行。在施工前,不论是新制导管还是旧导管都必须进行水密、承压、抗拉等实验,发现漏水问题应及时补焊或拆换。法兰盘的对接螺栓不能太细,导管管径越大管长越长,对接的螺栓也要越粗,一般要求直径不能小于18mm。法兰盘上的螺栓数量控制为双数并对称布置,一般控制在6~8颗为宜。法兰盘的对接螺栓少或直径较细,提拔导管时容易使导管漏水或被拉断。提升导管的设施应设在孔底第一节导管处,使提升力由下而上传递,避免导管接头受力过大。对法兰盘之间的胶垫要求一定要严格,厚度应控制在4~5mm之间,并且要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若是4mm以下的胶垫最好放两层。接导管时螺栓应拧紧。一是注意要由两个人对称拧螺栓,一直拧到不能再拧为止,二是导管在灌注混凝土之前下孔时,每进孔一节都要重新检查拧紧一遍(导管起吊时,容易产生脱吊现象,所以一定要重新检查再拧紧)。另外,每次混凝土施工后,所有使用过的导管都应拆下冲洗干净,长时间不用时导管内壁应涂油,胶垫也要冲洗干净,不应有泥砂、粘土等;每次接导管时,导管内壁和法兰盘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能有任何污物,而且不能有任何一个螺栓松口的现象。严格做到上述的几项,基本上能够保证导管不渗漏水。2.避免在导管内产生气包:首盘混凝土把水压出导管以后,应当连续不断地灌注混凝土,但往往首盘混凝土把导管埋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