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名称SoftwareEngineering适用专业计算机各专业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数36+18学分数2.5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与实际训练掌握与理解软件工程学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使学生进行一个从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软件开发全过程的训练,要求能够按照软件工程标准书写文档,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将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为将来实践和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还可以为最后的毕业设计做好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二)大纲制定的依据教学大纲应根据2007年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定位要求,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院办学层次的实际制定或修订,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⑴本大纲所列各章节的讲授内容是以教材为主,并参照相关的资料编制。⑵本大纲所列的各章节的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软件工程发展前沿,讲授的实际内容可随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有所变动。(四)实践环节1.实验一(1)名称:软件开发绘图工具Visio(2)主要内容与要求:1.了解Visio工具软件的功能特色、安装、工作环境和基本操作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应用Visio工具绘制软件开发图形的基本操作3.了解开发Visio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4.学习应用Visio工具绘制E-R图、程序流程图、数据流图、网络图等图形。(3)学时分配:22.实验二(1)名称:系统分析与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2)主要内容与要求:1.初步了解系统分析与建模工具PowerDesinger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界面。2.了解PowerDesigner的三个模型:业务处理模型、概念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及相互关系。3.用PowerDesinger工具进行一个简单系统分析建模操作。(3)学时分配:63.实验三(1)名称:小型系统分析设计(2)主要内容与要求:1、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熟悉领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练习。2、根据题目中规定人数自由组合开发小组,每一开发小组选一负责人,每组人数2-4个人,并且明确每个学生在开发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职责(包括选出组长)。3、所有实习题均由开发小组自己给出更具体的需求说明;4、在本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检查开发小组的实现结果;5、每一份文档均有目录,所有技术文档前面有总目。6、每一开发小组最终交付的文档包括∶《软件计划任务书》,注意写清楚开发小组中每个人的分工。《需求规格说明书》(数据流图、数据字典、IPO图)《总体设计说明书》(系统流程图、模块结构图、模块描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根据题目性质决定是否需要)《详细设计说明书》(用PAD图描述每个模块的主要算法)《软件测试计划书》《用户使用手册》《项目开发总结报告》(3)学时分配:10(五)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序号教学学时环节教学内容讲授讨论见习实验其它小计一软件工程学概述4二可行性研究3三需求分析3四形式化说明技术2五总体设计5六详细设计4七实现6八软件维护1九面向对象方法简介4十管理技术2复习2总计34236(六)考核方法与要求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15%,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作业、讨论等;2.实践成绩:实践成绩占15%,包括上机出勤、实验报告等。3.期终考试成绩:期终考试成绩占70%4.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平时成绩占15%+实践成绩占15%+期终考试成绩占7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按使用的重要性程度、顺序排列,并注明:按使用的重要性程度、顺序排列,并注明:1.教材: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主要参考书:1.RogerS.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ShariL.Pfleeger,《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王庆育,《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八)修订说明二、课程简介软件工程是计算机学科中一个年轻并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已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计划中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与实际训练掌握与理解软件工程学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使学生进行一个从软件计划、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