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浅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打印本文浅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作者:张立民转贴自:张立民点击数:703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生活,也必然会引发人们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一方面,人们追求效益,竞争进取,推动着社会道德的进步;另一方面,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从而,道德建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处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析评价,不能脱离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我们观察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视角和标准,也要有一个相应的转变。唯物史观认为,归根结底,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生产和交换关系中吸取道德观念的。市场经济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以往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从总体上带动着道德的进步。近两年多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也从不同侧面直接、间接地反映出这种道德进步的趋向。总的来看,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道德观念,在多元趋向中呈现明显的二重性,其中进步趋向居于主导方面。这种二重性的表现,一是既重视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又注重实际、实惠、务实,淡化空头政治,厌恶形式主义;二是既注重精神生活的高雅充实,又注重尽可能舒适丰厚的物质生活,崇尚知识而苦恼于知识界低收入的窘境;三是既注重对金钱的追求,又信守“取之有道”,对暴发户不服气,痛恨腐败现象。总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观念更多地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受利益调整的支配,受市场经济原则的导向,在矛盾冲突中发展前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牵动着大学生的思想情绪、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从而,辩证地具体地分析大学生价值取向及思想道德的变化,准确地把握哪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社会进步的变化趋势,哪些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悖于我们培养目标的变化,清醒地认识这些变化同市场经济的双面效应有什么本质联系,就成为当前思想教育中迫切需要搞清楚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必须科学地分析在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效应中,哪些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长期起作用的影响,哪些是不属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或不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目标和内容,而且直接关系着我们培养的人才能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正在成为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进步的主导因素和驱动力。首先,市场经济强化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使国家、集体的利益同个人利益明显地联系在一起;企业、经济人主体地位的确立,成为市场交换的基础。这就把人们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铁饭碗等社会依附中解放出来。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具有了空前的价值。关心经济的发展,关心国家的兴衰,真正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种变化趋向,在大学生身上有着明显的反映。表现在当前大学生观察形势的视角,以经济建设为轴心,围绕经济变革而展开。他们观察政治局势的稳定,更多地着眼于经济生活的变化;分析影响政局稳定的因素,更多地从经济发展方面考虑。从而,对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14大以来我国出现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热潮,普遍感到振奋和欣喜;对中央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举措,普遍表示信赖和肯定;而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如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悬殊,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一切向钱看及腐败现象蔓延等,也成为大学生的困惑所在。据1994年上半年对大学生进行滚动调查的答卷,对关于影响政局稳定的主要因素所作的三项选择中,比例最高的是“党风不正,腐败现象蔓延”,占84.3%;其次是“经济失控”,占45.7%;第三是“农业问题未解决好”,占34.7%。他们普遍担心大中型企业步履艰难,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担心分配差距拉大“富了东南,亏了西北”等。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改革和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