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美国投行剧变的原因及对国内券商的启示一、美国投行及其发展历史简述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连续冲击下,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已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斯坦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在此之前,为美国房地产金融提供再融资的两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因巨额亏损不得不被美国政府接管。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美国资本市场陷入了百年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这场金融风暴使美国前五大投行全部经历剧变,华尔街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金融工程、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其存在一方面为投资者指明投资方向,降低投资风险,促进资金增值;另一方面为筹资者提供筹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降低筹资成本。金融风暴发生前,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五大投行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其资产规模、创新能力、盈利水平不仅高于全球其它券商,也高于美国普通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美林证券有123年的历史,被收购前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雷曼兄弟公司已有158年的历史,高盛有139年的历史。这些拥有上百年历史、资本规模雄厚的大券商受金融危机冲击应声倒下,对我们正在发展中的国内券商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美国投行的发展历史来看,呈现出监管逐渐放松、金融业混业化经营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业型的金融体制已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美国因此逐渐放宽了投资银行的业务限制,90年代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法案》成为混业经营创造了法律前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银行领导了美国的金融创新的主流,各种新的筹资工具和风险管理方式几乎都是由投资银行首先推出的,也正是这些不断带来丰厚利润的创新以及以往成功的高额回报,使得投资银行越来越忽视风险控制,最终某一领域的信贷风险转化为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二、次贷危机下美国投行剧变的原因分析(1)次贷问题触发了美国投行破产或被收购问题美联储从2000开始大幅降息,实际利率降得很低,全球流动性过剩,借贷很容易获得,美国房价上扬,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繁荣。美国房价上涨的上涨激发了投资者热情,房贷利率达到10%-12%,风险很高同时房贷机构利润丰厚。房价大涨和低利率,加上借贷双方风险意识淡薄,次级贷款在美国快速增长。由于竞争加剧,各房贷机构开始向低信用等级的居民放贷,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财务资质等证明。之后,房贷机构将贷款打包成为资产抵押债券,出售给美国投资银行;各投资银行投资部将资产抵押债券证券化为债务抵押证券,出售给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通过持有证券,获得丰厚的回报。从2004年起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地产泡沫时候,房地产价格调整就不开避免。房价从2006年起开始不断回落,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低信用居民违约率增加,一旦暗揭贷款被清收,房贷机构的信贷损失将实实在在发生,这将导致各房贷机构深深陷入困境。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下跌,次级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急遽下降,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手里投资的证券等出现巨额亏损,资产严重缩水。当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时,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均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直接导致金融企业之间借贷成本提高,信贷数量和规模的萎缩。自去年夏天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不到一年时间里7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0%,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联邦基金利率低于去年水平3.25个百分点,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却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令已经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更难复苏。全球金融机构购买美国次贷债券,金融危机不断扩散。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信贷危机,众多金融机构因资本金被侵蚀面临着破产的困境。美国法律允许商业银行从事投行业务,这将投行领域的高风险渗透入商业银行,这也是当前美国金融危机难以见底的原因之一,大量商业银行牵扯其中。(2)美国投资银行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