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4页第七章国际货币金融法第一节国际货币金融法概说1.国际货币金融法:--是调整国际货币金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涉及国际间货币兑换、借贷、收付方式、结算、金融市场、货币体系以及金融机构法律制度。2.在长期的国际货币金融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国际惯例,如世界银行的《贷款协定和担保协定通则》和国际商会的《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等等。3.近现代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干预跨国金融活动的涉外货币金融监管立法,另一方面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一体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各国无法单独解决的难题,如游资、金融危机等,由此形成的国家间货币金融关系主要通过国际条约加以调整,如1994年签定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后有三次修改)。4.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出现金融全球化趋势,不但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国际货币金融法的内容:纷繁复杂。本章择其精要讲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涉及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基金协定》是国际货币法律体系的基石,依《基金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具有管理和金融两个职能。第二部分涉及国际资金融通的法律问题。---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国际贷款、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租赁。第三部分涉及对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第二节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一、现代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确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一般只在平价上、下各1%幅度内波动。3.设立资金支持制度:基金组织可以向逆差国提供资金支持,以防止逆差国采取有害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如货币贬值。4.力图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除有协定允许例外,各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并实行多边支付制度等。(一)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主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度崩溃。国际货币秩序陷于混乱。1944年7月--44国--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布雷顿森林会议”--讨论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制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有:(1)采取黄金-美元本位制。第2页共34页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4页布雷顿森林体制以黄金储备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并实行“双挂钩”制度:首先,美元与黄金挂钩,各成员国有义务确认美国法定的35美元=1司黄金的官价,同时有权随时按此官价以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其次,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可按各自的含金量来确定,或者不规定含金量而径行确定与美元的比价。(2)确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以保证外汇行市的稳定;对黄金价格的维持,亦同。除非为消除本国国际收支的严重不平衡,否则各成员国不得对本国货币采取贬值或升值措施。(3)设立资金支持制度。当一成员国发生逆差时,有可能会采取有害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如竞争性货币贬值),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为避免发生此等情形,基金组织将向这些逆差成员国提供资金支持。(4)力图取消经常项目的外汇管制。根据《基金协定》第8条规定,除有该协定允许的例外,各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并应实行多边支付制度。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一系列美元危机的冲击下,"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彻底崩溃。(二)牙买加体系1.1978年4月,修改原《基金协定》的《牙买加协定》生效。2.该协定是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和或国家三者之间妥协的产物,其对原《基金协定》有关国际货币法律制度规定的修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汇率制度。《牙买加协定》取消了原来的货币平价制,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安排,即允许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但各成员国仍有义务与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