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第四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固体制剂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固体制剂的共性:(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对于固体制剂来说药物需溶解后才能被胃肠道所吸收,特别是对一些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三、Noyes-Whitney方程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dC/dt=KS(CS-C)K=D/Vδ式中:K-溶出速度常数S-溶出界面面积D-药物的扩散系数CS-药物的溶解度δ-扩散边界层厚C-药物的浓度V-溶出介质的量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对于难溶性药物提高溶出度的有效方法是:第二节散剂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特点: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此外还有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特点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固体药物的粉碎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粉碎度或粉碎比(n)n=D1/D2D1粉碎前的粒度D2粉碎后的粒度粉碎操作的意义: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粉碎机有(1)研钵(2)球磨机(3)冲击式粉碎机(4)流能磨等(三)筛分筛分法(sievingmethod)是借助筛网孔径大小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筛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四)混合混合(mixing)将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混合度(degreeofmixing)是表示物料混合均匀程度的指标。大小介于0~1之间。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混合机理:对流混合、剪切混合、扩散混合。三种混合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独立进行,而是相互联系的。混合的影响因素物料粉体性质的影响(粒径、粒子形态、密度)设备类型的影响(混合机的形状及尺寸,内部插入物,材质及表面情况等。)操作条件的影响(物料的填充量、装料方式、混合比、混合机的转动速度及混合时间等。)均匀混合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①组分的比例②组分的密度③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⑤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它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小者,并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分剂量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常用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散剂的质量检查1)含量均匀度2)水分3)装量差异4)吸湿性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relativehumidity,CHR)是水溶性药物的特征参数。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时极易吸潮。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组分CRH的乘积,因此,这类药物混合或保存必须在低于混合物CRH的环境下进行才能有效地防止吸潮。非水溶性药物无特定的CRH值,其混合物料的吸湿量具有加和性。第三节颗粒剂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