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委办全年社会管理治理要点年,全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围绕打造“全省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镇’’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社会管理创新、综治队伍建设、基层平安创建和综治基层基础六大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本镇特色的社会管理格局,努力建设一个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一、工作目标具体要实现五个“更加”和“五个不发生”的目标。五个更加:社会大局更加稳定,治安环境更加安全,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平安创建更加深入,综治队伍建设更加坚强。“五个不发生”: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滋事案件和有重大影响的到省去青群体性上访事件,不发生造成恶劣影响的涉黑涉恶团伙犯罪案件,不发生较大恶性刑事事件、治安灾害事故。二、保障措施(一)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源头化解1、建立健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各村各部门的平安建设目标考核,并明确监督考核办法。逐步推进监督考核办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探索研究分级评估办法,明确各部门各村主要领导的职责任务,保证评估全过程的公开、公正、规范、透明。2、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在农村,继续推行“和事佬说和万家烦心事”活动,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的“草根”作用;在村庄推广建立以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雅号命名的亲情化调解室。建好、用好、管好人民调解员、民间和事佬、亲情化调解室和矛盾纠纷信息员四支调解队伍。健全预警机制,完善三级“信息平台”和“红黄绿”三级预警体系;健全动态排查机制,将条块相结合、定期与集中相结合、普遍与重点相结合,避免重大矛盾纠纷发生。年内实现“大调第1页共4页解”工作“三升三降”:矛盾纠纷调处率、调解成功率、群体性事件排查预警率“三个上升”,“民转刑”案件发生率、越级上访率、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三个下降”目标。(二)以实现镇村全覆盖为方向,深入推进社会化治安立体防控网络建设1、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治安巡防队伍建设,按照“保安驻村”、“治安承包”、“义务巡逻”、“联户联防”四种类型,逐村建立治安巡防队。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探索建立平安志愿者协会,发挥治安志愿者参与广泛性、构成多元性、服务灵活性的特点,逐步完善常态下的治安志愿者巡防工作体系。2、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治安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年内,根据市委要求镇驻地技防覆盖面达到100%;农村技防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大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实际应用力度,搭建统一平台,组建专职监控队伍,有效提高警情发现率、案件预防率、嫌犯抓获率和视频应用率。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镇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和技防有效结合、互为依托和支持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3、完善治安防范网络。警务区民警、村两委干部联手,在警务区所属村庄进行巡逻,并与村级治安巡防队进行互动。落实“一体化”联合巡逻机制,分层次建立治安防控体系指挥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治安防控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坚持科学布点、合理配置、有效使用治安资源,落实各区位、各时段防范力量,实现“守点、巡线、控面”的有机结合,在时间空间上紧密衔接,堵塞防范漏洞,减少“死角、盲点”,确保治安防控体系协调、顺畅、高效运转。(三)以有效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为目标,深入推进严打整治和对敌斗争1、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严打整治长效机制,推进严打整治斗争的经常化,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以及拐卖儿童妇女、“扫黄打非”和“黄赌毒”等违法第2页共4页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宗教、非政府组织进行渗透破坏和非法组党结社活动。对有现实危害和暴力恐怖倾向的高危人群,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严格落实管控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年内刑事立案数稳中有降,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