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税务干部的职业幸福感今天我们谈税务文化建设,很多单位都在重视单位的硬件建设,而忽略了文化软环境,一些单位只注重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忽略了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还有其他单位只是一味的去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而忽略了职工的幸福感指数。在“7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个拥有职业幸福感的税务干部无论对于单位还是个人都显得尤为重要。对单位,如何使职工获得职业幸福感是检验单位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尺;对于税务职工来说,是否拥有职业幸福感,既是对单位的满意度也是对事业忠诚度的体现,又是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衡量。在这个经济发达、科技飞跃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职业幸福指数却在明显下降的今天,把提升税务干部职业幸福感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也显得迫在眉睫了。那作为税务部门和单位的职工,如何能做到拥有我们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性管理学中,有这样的两个理论: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两个理论分别从人的需求和期望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思想的不断进步、不断追求自我满足等。其中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人的层次需求论,首先人是一个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换言之,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能起到激励作用。其次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得到满足之后,另一层次需要才出现。这种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从努力—绩效、绩效—奖赏、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三个层面循序渐进的道出了人性的自我进步和追求价值的过程。其基础是自我利益,每一个人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对于单位来说,其核心是双向的期望,管理者期望职工的行为,职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和人生目标的实现等。激励就是通过影响职工个人的需要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单位发展中的行为。所以说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二、税务部门当前职工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1.职工幸福感存在差异性。由于税务部门的体制问题在税务系统内形成了公务员、事业人员与工勤人员等不同的编制,还有地区收入的巨大差异等问题,这就造成的收入差距,造成了部分事业人员与工勤人员的心态问题,面对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我想作为一名事业人员或者工勤人员,不要想着那些历史遗留的体制问题,不要想着计划经济下的收入分配问题,要转变观念,从自身的进步想起,从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想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跳出因体制问题而造成的收入分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不过随着全员竞争上岗的有效开展,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升降机制,将会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2.部门正在从增长型向成长型转变。即税务部门在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未能达到成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税务干部的压力还比较大。如在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干部队伍素质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岗位练兵、在岗培训、业务讲学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部分业务骨干学了再学,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然而许多想学的人员没有机会学习;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工作质量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还不能有效的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监督作用、激励作用。3.工作压力大,职业认可度不高。由于税收收入任务逐年加重,税务干部的工作量、工作难度也在进一步增加。这在边远的山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税务干部得经常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非常辛苦,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症;许多时候还得不到纳税人的理解,一些纳税人还误认为税管员收税是收进了自己腰包,对工作不配合,给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税收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还不够高,同样作为执法部门,税务部门往往没有公安部门那样的执法威信,税务人员的工作也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得不到社会公正的认可。4.税务文化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税务文化是税收事业在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