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2009.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的试题编号是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关于下面经济结构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图A这种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B.图B这种经济结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C.图C这种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3、.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4、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历史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YCY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天人合一B.审美的价值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7、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ChinesedressQipao②中山装③京剧④里弄住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9、“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10、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成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开始进行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1、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①三权分立学说②君主立宪学说③自由平等学说④人民主权学说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