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大龄青年热衷保障房买房难,难于上青天。这正是许多的当代青年群体,特别是“80后”大龄男女购房消费与心态的真实写照。出生于1982年的张曦就是这个族群中典型代表之一。眼瞅着明年即将迎来自己三十岁的生日,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个都已成家立业,向来大大咧咧的张曦也不得不开始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筹划打算一番,张曦觉得,目前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张曦,特殊的童年的生活环境与背景恰好造就了他独立向上的坚强性格,自从大学报到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伸手找母亲要过一分钱。毕业以后,通过不懈努力,他爬到了今天外企主管的位置,除了每月的生活开销和交给母亲的赡养费外,他几乎没有其他支出,日积月累,银行的户头里也有了六位数,可真要用来买房子,这笔钱还是太单薄了。“还好有保障房,否则,对于我们这种完全靠一己之力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拿到限价房购买证明的那天,张曦的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激动、期待、辛酸、无奈......啥滋味都有,但不管怎么说,从那一刻起,张曦的心才变得踏实了起来,“有了它,我就可以买到经济实惠的限价房,也许地点没有人家的好,面积也没有人家的大,但我已经很知足了。”因为购买证有使用的期限,张曦近段时间以来密切关注着保障房的动态信息。一个多月前,在秋季房地产交易会上张曦收获不小。张曦兴奋地说:“我的单位在西青区大寺附近,所以我特别留意有没有这一地段的项目,结果我发现,有三个新的限价房都落户在这里,销售人员告诉我,这几个项目肯定会在明年年初相继开盘,价格都在7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我的目标是买个一室,真走运,这几个项目都有这类小户型,我当场登了记。”得知单位几个同事也在办限价房购买证,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与哥儿们共享。“现在我们哥几个既兴奋又紧张,毕竟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说这话时,张曦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浮现出大男孩儿般可爱的笑容。故事二买卖降价的纠结利蒙是月薪在3000元左右、月公积金600多元的工薪族代表。在经济实力和贷款能力都不足的条件下,为解决婚房问题,在父母的支持下,于今年9月将人民公园附近的唯一一套自住房产出售了,成交价格是175万元。同时父母用售房的钱为他支付了5成的首付购买了河东区的一套单价15000元的70平方米新房。他和买家商量在12月搬家。买家答应支付5万元的定金,并先行支付60万元的房款帮他做购新房的首付。但由于市场成交逐渐冷清,周边房源开始了降价,买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9月时我们双方协议签订的175万元总房款,但是11月底时买方找到我们说,这三个月来,全市的房子都有或多或少的降价,而且新的房源也很多。他的意思是175万元买的这套房子现在来看价格高了,并声称附近的一套类似户型的房子165万元就成交了,要求我们也降低10万元,否则宁肯不要那5万元定金了。当买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我们就比较紧张,因为买方先支付的50万元房款我已经在购房时作为首付支出了,而且如果买方执意放弃定金,解除购房合同,也是在法律上允许的,但我们却拿不出钱来退还他的房款。还好,经过和买方的多次协商以后,我们在总房款上主动降低了6万元,买方也接受了,这是因为市场的低迷给作为卖方的我们带来的第一次打击,看来5万元的定金也组织不了因行情的波动所带来交易的稳定,这是我们当时交易时所始料不及的。”另一份痛苦则来自利蒙所购买的新房,同样是因为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现在这个楼盘在年末正在进行大力促销,从9月份购房时15000元的单价降到了优惠后13000元的单价,如果是现在购房的话,同样70平方米的房子就足足节省了14万元。利蒙自嘲着跟父母说,咱家的房子里外里亏了20万元,这件事没办好。而父母却帮他开脱说,幸好借着当时的机会把房子成功卖掉了,不然现在恐怕165万元也不好卖,至于买的新房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不能算是上当受骗,只是碰巧赶上了楼市在今年较大的波动,无论怎样最终这一买一卖处理妥当了就是好的。故事三工薪族圆了购房梦侃侃和女朋友毕业于同一所外国语大学,大学期间相恋了2年,性格很合得来感情也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