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公关卫生事业管理第一章概论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对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谓,是人们为实现卫生组织的决策目标,根据卫生事业的性质,特点,通过组织协调和控制达到最佳效能所进行的活动。2.公关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a.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b.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3.卫生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4.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过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5.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现a.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b.财政收入镇南关的福利政策c.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6.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a.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b.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c.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d.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7.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a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b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8.建国以来我过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a.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1991年确定,并经1196年修订完善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事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为卫生工作的指南。10.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原则)的依靠科技与教育(基本动力)动员全社会参与(依靠力量和工作方法)f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卫生事业的宗旨/目的和最终目标)11.卫生政策的构成条件a要有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b.要有目标性c要有行动准则e必要经过正式颁布12.我国卫生政策的特点a鲜明的阶级性与一定共同性相结合b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c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d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定性相结合13.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a指导职能b控制作用(目标性控制/指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d调节作用(调节工作关系,调节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14.我国卫生改革主要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年—1996年)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基本内容:a积极发展卫生机构b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c允许和鼓励在职人员有偿应聘和业余服务d改革收费制度,改善补偿机制e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发展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不足:a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战略性政策c有些政策落实不够好,有些改革政策则有误;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现在: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推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内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b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c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d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第一章卫生组织与卫生领导1.组织的希腊原文为和谐、协调的意思。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2.组织结构定义a复杂性b正规化d集权化3.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a劳动分工b统一指挥c职权与职责d管理跨度e部门化4.组织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防止由于人员的非经济性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作用5.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