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3页otc编辑非处方药(通称OTC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中文名非处方药外文名OTC,OverTheCounter含义不需要医生处方的药种类1139种建立时间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适用人群非医疗专业人员目录1释义2非处方药发展历史▪发展现状OTC区别▪相关知识3保健日金融术语简介▪国内状况▪代表机构5外汇交易6机电公司7其它意思1释义编辑非处方药这是最常见的解释,OTC是英文OverTheCounter(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的缩写,在医药行业中特指非处方药;OTC(OverTheCounter)非处方药物,我国卫生部医政司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红色)的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绿色)的是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相对于OTC,RX是指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医生开取的处方方可购买的药品。由于非处方药可不需医师的指导自行服用,所以非处方药的药品一般具有安全、有效、价廉、方便的特点。有关人士专门将其特点归纳如下:不需医生处方,不在医生指导监督下使用。适应症是患者能自我判断的病症,药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起效快速。一般能起到减轻病人不适之感,能减轻小疾病初始症状或防止其恶化,也能减轻已确诊的症状或延缓症情的发展。不含有毒或成瘾成分,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致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一般条件下储存,质量稳定。不同使用对象的非处方药品规格不同,说明文字通俗易懂,可在标签、说明书的指导下正确使用。otc药品的特点:安全,有效,方便,经济。otc药品投放市场前,都已经过多年的临床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目前我国公布的OTC类药品化学类一共有1139种,中药类有4376种(截止到2008年4月15日),全部信息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O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OTC中药说明书范本。[1]2非处方药编辑发展历史非处方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药疗意识日益提高的产物。OTC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须知药品生产也已成为一种获利空间巨大的领域。世界一些国家早已实行非处方药品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改革必须与之接轨。西方发达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将一些处方药转化为非处方药,鼓励个人承担一些医疗费用,如一些“小伤小病”使用非处方药。我国政府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同年由卫生部牵头,七部委共同成立非处方药(OTC)办公室。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OTC管理工作由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负责。1999年7月22日,我国正式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西药部分和中成药部分),该《管理办法》于200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资料调查,目前世界各国人民对OTC及自疗情况为:①60%~95%的病症最初是用某种自我护理(或保健)形式处理。②平均占世界总人口的60%的人每天服用1种药品,其中57%属第2页共43页第1页共4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3页于自我药疗。③在美国,出现疾病问题时用OTC药治疗者要比找医生治疗者多4倍,92%消费者对OTC药疗效满意。④据韩国1991年调查63%的小毛病是在药房咨询后得到治疗的。⑤经常去医院者也经常为一些小毛病去药房。⑥自我药疗的趋势在贫富之间没有差异。⑦使用OTC药品总体情况:美国33%,澳大利亚28%,德国28%,西班牙24%,英国24%,瑞士22%,墨西哥21%,意大利20%,日本16%。我国医疗费逐年升,1978年以来,公费医疗费用支出平均年增长率为20.8%,超过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我国现有医疗制度费用来源单一,覆盖面窄(只能保证不足1/5人口),社会化程度低,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