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XX年保障性住房整改报告城投公司:根据2013年4月16日对XX县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检查中提出的问题,现已整改完成,具体整改内容如下:1.邻边已重新做了防护。2.安全警示牌已全部设挂。3.总配电箱和分配箱分设整改。4.卷扬机接地按要求设置。5.变形缝的防护已重新设置防护。6.门过梁已全部改为预制过梁。7.内外墙砌前时隔墙部位留槎已做处理。8.木转防腐全部检查处理。9.部分预制过梁搁置长度已按要求规范搁置。10.六层填充墙拉结筋按规范要求设置。敬请复查监理签字2013年4月18日第二篇: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简单而不简陋-------浅析保障性住房设计一、导言本人按照老师的要求,在暑假进行了深入基层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参观过一处政府保障性住房。在商品房市场发展旺盛的今天,保障性住房受众群体以及面积设置等方面的特殊性,让我对保障性住房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与业内人士沟通,对保障性住房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在了解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思考。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因为受众群体的不同,而与商品房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保障性住房设计的研究,对住宅设计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浅。二、调研结论保障性住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还是存在着比如,资金及土地来源不足、分配制度不合理、没有完善的法规和退第1页共20页出制度等等缺陷。在几天的实践中,引起我思考最深的思考的是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标准不明确,具体实施有困难在建设过程中,国家以及地方上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中,重视的是对保障性住房数量的要求,而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是否过关并没有做详细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困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保障性住房究竟应该按怎样的面积标准设计。2.公共部位应如何处理。3.日照通风应如何解决。4.小区的选址以及总体规划应如何解决。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保障性住房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保障性住房没人住,或者老百姓住的不满意,就起不到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三、关于保障房设计的思考1.定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住宅,每个家庭生活所必须的,住宅的好坏,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改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在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过程中,针对居民的特点,应细致得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精益求精,合理安排空间,优化采光以及通风条件,规划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线路。真正能提升群众的居住调节,改善民生,然而众所周知,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存在住房问题的中低收入群众数量巨大,但是,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解决更多群众的住房问题,这就对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标准必须低于市面上住房的一般水平,在提供基本保障的情况下略低于舒适线,这对于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执行也有着非常总要的意义,同时也可避免产生赖居现象,积极鼓励人第2页共20页民群众通过商品房市场来获得更为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有效得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有限的资金以及高质量的住房,这也成了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将保障性住房的定位定好。保障性住房是为了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而不是未来满足富裕家庭享受生活的欲望。所以可以把保障性住房看做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2.基本原则:简单而不简陋简单而不简陋可以作为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宗旨。想要做到“简单”并不容易,实现“简单”意味着要做减法减去哪些不多余的,不重要的,而哪些该减去,哪些该留,就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探讨人类对住宅的众多需求,从而找到人类对住宅建筑的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需求。在有限资金以及土地条件下,摒弃掉那些不必要的,适当放弃一些合理但是不重要的,兼顾一些次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