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讨论稿)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严格参照国务院学位办〔2009〕23号文件和各专业学位全国教指委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按专业领域制订出科学、规范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基本原则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把握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定位。第一,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要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突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要与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既保持内在相对统一,又要在具体培养环节上有所侧重。3、充分征求行业意见,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培养目标的核心能力,设计具体的能力目标矩阵与能力实现矩阵,以此为基础制订培养方案。4、因材施教,能够根据研究生个人的才能和特长,对其课程选择、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不同的安排。5、培养方案按专业领域制定,应包括培养目标、领域方向、学制和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毕业及学位授予等。各项内容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6、同一专业领域在不同单位招收的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协商讨论确定彼此的共性及差异性,突出特点。(二)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研1发能力,能够承担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2、基本能力根据各领域的特点,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科研水平、专业技能以及业务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3、学制与学习年限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2~4年。4、领域方向(1)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领域方向的设置,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执行。(2)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领域方向的设置原则上以2—4个为宜。5、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理论讲授与实验研究相融合;突出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调研、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思维和能力。(1)全日制工程硕士各专业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基础课:≥4学分专业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8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实验课程2学分前沿技术专题1学分专业实践5学分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2说明:①.基础课是本领域研究生必须选学的课程,主要指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课程。.②专业基础课是指本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为研究生必选课程。③.专业课按该领域/方向的专业知识设置,每个领域/方向的课程设置5—7门,每门课程学分不大于2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可以跨领域或跨学科在全校范围内选修专业课程。.④理论课每学分16学时;课内实践教学每学分32学时;专业实践每周0.5学分。.⑤前沿技术专题报告倡导邀请实践领域专家讲授。研究生听取至少5个,方可获得学分。(2)其他类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依据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及相关文件执行,并参考全日制工程硕士XXXX领域培养方案的模板进行制订。6、实践要求(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其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个学期。(2)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填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