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塘)关于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格塘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的调研报告第八党代表小组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寻求新的路径突破,发展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望城作为XX省会长沙第六区,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具备了较强的城市带动力、农村承接力和市场转化力,但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仍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本文通过以XX市望XX县区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为例,通过党代表活动小组全体党代表深入基层,对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希望能为本区域以后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动积累经验。第1页共8页一、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特指中国的特色城乡一体化)是针2对我国城乡之间的户籍、劳动用工、社会福利、住房政策、教育政策以及土地使用制度等不同政策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格局而提出来的,其原意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隔离,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运行的融合机制。我国城乡一体化概念主要是从制度、体制范畴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从地理空间范畴上的城乡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在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手段;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二、格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第2页共8页格塘镇地处望城西北部,是望城国家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之一、百里水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人文优势,在2011年成功申报并获批撤乡建镇,东南临老沩水河,与新康乡一水之隔,北滨团头湖,与乔口镇隔水相望,西部通过南新线与宁乡双江口、朱良桥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