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电子政务发展与CIOCIO,即ChiefInformationofficer,其实质是作为领导决策层中的重要成员,主要负责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维护更新的高级信息主管,包括制定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参与政府或企业的高层决策,在实现政府管理和企业发展目标,保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CIO在宁波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作用宁波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在近几年有重大推进,建成了一系列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政府部门信息管理系统,在此过程CIO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深化了电子政务与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目前,全市所有的县(市)、区政府和90%以上的市级机关建立了网站;25%的部门已建立纵向业务应用系统。政务部门办公自动化、通过网络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基本普及,政务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开始由简单分散向整合共享阶段过渡。宁波电子口岸、网上行政服务中心等综合业务建设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站式”的电子化服务方面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宁波市政府门户网站、“北仑之窗”网站在全国领先,在全国政府网站各类评估活动中多次获奖。“81890”成为全国知名社区信息化建设品牌,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个奖项。加快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目前绝大多数宁波各级政府网站具有丰富的信息发布功能和信息交互功能,面向公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许多部门和领域已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用或可向社会公开提供服务的数据库;推进开发了一批基础性数据库,宁波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在内容、精度、标准化、范围、技术先进性以及应用情况等方面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推进了重大信息基础工程项目建设。以市政府办公厅为核心的宁波市政府系统计算机专网已经建成。该专网通过宽带上连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下连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并延伸至乡镇一级,同时与市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及市委各工作部门相连,实现信息的便捷交流和共享,并建立一系列基于专网的实际应用,另外电子政务外网也已基本建成。市互联网交换中心于2003年顺利建成,在国内首创基于成本核算的网间结算方法,实现了同城信息同城交换。交换中心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市数据中心项目已经投入建设,已成为宁波市电子政务的资源中心和整合平台。浙江省数字认证中心宁波市分中心也已建成并在安全保障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宁波各级信息化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早在1985年11月就成立了信息化管理组织——宁波市经济信息中心(1997年1月更名为宁波市信息中心),以后很多政府机构和企业成立了相应的信息管理部门,落实分管领导和技术人员从事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1996年宁波就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02年成立了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各县(市)区都先后明确了信息化推进和管理的职能部门。2005年7月在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市信息产业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与标准,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立法工作,《宁波市信息化条例》已完成立法论证工作,并列入2006年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制定计划。全市在“十五”期间开展了多次的信息化主管和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市信息协会成立了电子政务专业委员,由政府部门信息中心主任和有关IT企业参加,进行电子政务经验研究和交流,这些都为宁波市电子政务展开提供了政策、人力和技术有力保障,并加以落实。在这些过程中,作为各个单位信息主管(CIO)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二、宁波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CIO的困惑总的来说,经过二十余年的计算机普及和信息化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机关办公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基本形成,机关工作人员大部分掌握了现代化办公技能;领导机关信息化意识得到增强,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政府专网、数据中心、CA中心、社保中心、信用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等全市范围的重大政府信息系统建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宁波市电子政务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对电子政务认识不全面,重视程度不一,发展不平衡;重硬件和网络建设,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