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喷滴灌应用及水肥一体化调研报告XX县区喷滴灌应用及水肥一体化推广调研总结(XX市XX县区农业发展局土肥站)自1974年自墨西哥引进滴灌技术以来,喷微灌技术应用发展了近40年,这项技术节水、省工,得到了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喷微灌技术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相融后利用可控管道系统,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一、XX县区喷滴灌应用及水肥一体化推广情况XX县区现有耕地面积13.48万亩,其中水田8.47万亩,旱地5.01万亩。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461ml,降雨较为集中,夏秋多为干旱,很适宜在我区推广应用喷微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我区应用喷微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2350亩,其中喷灌面积800亩,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中的礼品西瓜、蔬菜、葡萄等作物,微喷灌面积500亩,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中的反季节蔬菜、草莓等作物,滴灌面积750亩,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中的反季节蔬菜、草莓、葡萄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技术应用面积350亩,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中的反季节蔬菜、草莓、葡萄等作物。—1—二、XX县区应用喷滴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主要模式1、蓄水池+水泵+微喷灌施肥系统利用现有管灌系统,在设施农业内建10-12立方米蓄水池一个,配套0.75千瓦潜水泵一台,室内配套施肥器、过滤器、第1页共4页主管道、微喷灌管建成微喷灌施肥系统。2、蓄水池+引水主管道+滴灌施肥系统利用地形落差,在地势较高(相对高差8米以上)的地方,建50m3蓄水池一个,通过引水主管道把压力水送到设施农业前,室外安装控制阀,室内配套水表、施肥器、过滤器、主管道、滴灌管建成滴灌施肥系统。3、蓄水池+管道加压泵+引水主管道+滴灌施肥系统建50m3蓄水池通过管道加压泵加压,把压力水送到设施农业前,室外安装控制阀,室内配套水表、施肥器、过滤器、主管道、滴灌管建成滴灌施肥系统。三、喷滴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效益据调查,采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既节约了水肥用量,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其效益主要表现在“三节”“一省”“两增”:1、节水节肥节药一是节水。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效果明显,据调查。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葡萄共浇水12次用水60m3/亩;常规灌溉共浇水8次用水185m3/亩,喷滴灌和水肥一体技术比常规灌溉亩用水减少125m3,节水幅度67.6%。二是节肥。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肥效果明显。据调查: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共施肥6次,其中底施1次,追肥5次,共施用n20公斤、p2o512—2—公斤、k2o26公斤,共施化肥(纯养分)58公斤;常规施肥共施肥4次,共施用n27.7公斤、p2o516.3公斤、k2o32.5公斤,共施化肥(纯养分)76.5公斤;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农家肥用量都是4000公斤/亩,化肥用量(纯养分)减少18.5公斤,节肥幅度31.8%。三是节药。根据调查。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室内湿度为65-85%,常规灌溉温室内湿度69-88%,温室内湿度降低3-9%;常规灌溉共防治病虫害8次,亩用药量5.9公斤,投资255元;水肥一体化技术共防治病虫害5次,亩用药量4.6公斤,投资168元,水肥一体化比常规灌溉共减少喷药3次,节省用药1.3公斤/亩,节药率为22.1%,节省农药投资87元/亩。第2页共4页2、省工。据调查,葡萄、紫苏平均每亩省工5个。3、增产增收即实现增产与增收。据调查,常规灌溉(对照)亩产葡萄2245公斤,亩收益14592.5元;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西红柿2430公斤,亩收益15795元,比对照亩增产185公斤,亩增产值1202.5元,增幅8.2%。亩总省投入成本764元,亩纯增收益1966.5元。四、XX县区应用喷滴灌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用的水泵产品不耐磨、易生锈。喷滴灌系统是小水勤灌,使用频繁,水泵连续运转时间长,一般水泵叶轮极易生锈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