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页进化与进化发育生物学1、进化、演化和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进化在常识上便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这是我们一直来小学、初中、高中教科书的教导,而且,查阅权威辞典,1989年版辞海中定义进化为“生物逐渐的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而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进化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问题在于:进化的方向是否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性”演化?也许有人会这样辩护“进化的进步性”:“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没错,这是生物进化的历史,表明了各种生物物种出现的顺序,但没有理由认为“后出现的”就一定比“先出现的”高级,何况“先出现的”跟“后出现的”一起存活到了现在。即使把“高级”设定标准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复杂化、完善化和专业化”,也无法解释一些例外的现象,如特化和退化。有一种深海寄生鱼,雄体寄生在雌体上,雄体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别膨大,以保证种族繁衍,这种有效的生存策率难道不也能够成为“高级”的指标?也许有人会说“进化不全都引起进步,进化过程中也有退化但从有机界总的进化过程看,进步性发展是进化的主流和本质”,把退化和特化当成例外,但这种“万能的表达方式”并不令我们满意,科学理论追求的就是没有例外,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方向。而且,“高级”、“低级”、“进步”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科学应该杜绝这种主观性的存在。关于进化的方向,达尔文认为是“随机变异的非随机固定”,也即,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有利的变异通过环境选择保留了下来,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掉,也就是说进化的方向便是环境选择的方向。因此,无所谓形态结构多么复杂、多么专业化、多么完善,只要能够适应环境,生物便能够生存下来。这能够很好的解释特化、退化想象的存在,因为它们第2页共12页第1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能够适应环境。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低级”的物种仍然存在,因为它们能够适应环境。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预定的向“更高级、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生物的进化不一定是导致“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通常所说的进化应该是演化。考查“进化”一词的来源,英文evolution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evolutio,意思是展开,即将一个卷在一起的东西打开,原指任何事物的生长、变化或发展,包括恒星的演变化学的演变,文化的演变或者观念演变。因此evolution应该对应于“演变”,其中并没有“进步”的意思,但为什么翻译成中文却成了“带有方向、目的、计划意义”的“进化”呢?有人认为“进化”翻译自日本的“progressiveevolution”,其中带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色彩,且因为与当时苦难中的中国相契合而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进化”一词却偏离了它在生物学中的本意,偏离了它的创造者——达尔文的本意,不得不说是生物学的悲哀。有没有必要将通常所说的“进化”改为“演化”呢?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没有进步意义的进化”在生物学界已经是共识,但对于普通人不得不说是一种误导。只是在生物学界内部,由于已经有了共识,这样的使用还是可以忍受的(同时也是一种难以改变历史的无奈)。单纯在生物学领域对“进化”进行思考,同样,首先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生物进化?进化必然是一种变化,但显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生物进化,否则这么明显的“生物变化”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