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一、A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的现状(一)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项目进驻情况(二)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二、A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发展障碍(一)观念障碍1、管理理念仍需转变2、对中心未明确的法律地位存在疑虑(二)关于中心的定位问题1、中心的性质定位很尴尬2、中心在服务对象上的错位和职能范围上的不明晰(三)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存在一定的阻力1、对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错误认识2、要实现与进驻部门的信息共享阻力很大三、加强A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一)培育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理念1、公共服务理念实现的外部条件及实现途径2、公共服务理念实现的内部条件及实现途径(二)加快行政服务中心正规化建设1、明确中心的性质定位,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机构2、明确和细化进驻中心的职能事项,对进驻中心的事项实行动态和柔性管理(三)逐步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水平1、正确认识电子政务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中的作用2、大力提高中心网站的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功能3、加强对中心网站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公众中心网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探究--以A市为例【摘要】行政服务中心是在社会公众要求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而政府部门无法迅速做出有效回应的背景下,作为一项暂时缓和公众对政府效率的高要求与政府效率的实际低水平间矛盾的过渡性措施而出现的。行政服务中心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以低改革成本的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A市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运行以来,基本上是按照其设置的目的开展工作的。通过执行一站式服务、并联审批、服务承诺、限时办理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操作制度,A市行政服务中心起到了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了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在依法行政方面起到了强化作用等积极作用。但是,A市行政服务中心在运行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A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状况和存在问题,最后探索相应的完善策略。【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政府;A市我国的行政服务中心是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通过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扬弃,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借鉴“一站式(One-Stop)”服务、放松规制(Deregulation)改革的实践模式而进行的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它是我国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创新行政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职能从传统的“权威行政”向“服务行政”、“绩效行政”转变的有益探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江西省A市打破政府事权分割于各职能部门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将不同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确认、证照办理和相关前置中介服务职能集中于大厅,率先在全国建立“一站式”服务的行政服务中心。此后,以集中、限时、透明审批为核心内容的行政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县两级政府中涌现。但是,行政服务中心的相关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实践的迅速发展,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地位性质职责和作用仍然处于探讨阶段。基于此,本文选择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的个选题进行相关探讨。一、A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的现状(一)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项目进驻情况A市行政服务中心于2003年3月28日正式运行。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法人登记服务、金融财政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便民服务、基建项目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六个功能分区,进驻包括政府采购、工程交易、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四个中心在内的共46个单位、221个服务窗口。在中心可以办理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项目560项、社会化服务项目20余项。(二)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A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是由全方位的政务公开机制、多渠道的监督投诉机制和科学的业务办理机制组成的。一是全方位的政务公开机制。A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把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办公,窗口服务,阳光操作,即“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限时办结”的运作模式。凡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其审批的法律依据、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