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石漠化调研报告XX市石漠化情况调研报告一、XX市石漠化状况(一)岩溶土地现状全市9个县(市)区,1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国营林场),岩溶土地总面积1419576.4hm2。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444537.3hm2,占调查面积的31.3%;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335709.7hm2,占调查面积的23.7%;非石漠化土地面积639329.4hm2,占调查面积的45.0%。岩溶区土地总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9.1%。(二)石漠化现状1、按石漠化土地权属划分国有石漠化土地面积6882.3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6%;集体石漠化土地面积360739.0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81.1%;个人石漠化土地面积76916.0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7.3%。2、按石漠化程度划分轻度石漠化面积228903.1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51.5%;中度石漠化面积165321.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7.2%;重度石漠化面积37958.6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8.5%;极强度石漠化面积12353.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8%。3、按土地利用类型分全市石漠化土地面积444537.3hm2,其中发生在林地上的面积为289497hm,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65.1%;发生在耕地上的面积94035.7hm,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21.2%;发生在牧草地上的面积978.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0.2%;发生在未利用地上的面积59953.8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13.5%。在石漠化林地289497hm2中,有林地面积73749.6hm2,占石漠化林地面积的25.5%;疏林地面积33108.4hm2,占石漠化林地面积的11.4%;灌木林地面积106373hm2,占石漠化林地面积的36.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2020.2hm2,占石第1页共7页221漠化林地面积的7.6%;无立木林地面积6467.8hm2,占石漠化林地面积的2.2%;宜林地面积47778.2hm2,占石漠化林地面积的16.5%。二、石漠化危害状况土地石漠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环境科学家把岩溶地区视为一种同沙漠边缘一样的脆弱环境,一些外国专家认为石漠化地区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癌症”,是我国当今三大严重生态问题之一(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一)缺水干旱,加剧区域贫困石漠化地区缺水是生态危机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之所以缺水,主要是因岩溶相当发育,造成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使降水、地表水很快从裂隙、溶洞、漏斗等特殊岩溶地貌中渗入地下,难于贮水,造成地表水缺乏,而地表水埋藏较深,难于开发利用。致使石漠化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和牲畜用水紧缺,而持续降雨或暴雨导致排水不畅,形成水灾,从而形成“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的局面。特别是干湿季分明,旱季长达半年之久,干旱缺水更突出。有的地方每年11月~次年5月底饮用水要从几里外用马车、牛车拉水或靠背水、挑水来解决,有的集天然降水,用简易水窖或容器贮藏。人畜饮用水本来就紧缺,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就更加困难了,目前石漠化地区的效灌溉面积不足20%,农民只有靠天吃饭。缺水干旱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XX县区钟山乡狗街村的克马井和大坡脚等自然村,地处峰林、峰丛、溶蚀洼地中,这里每年雨季都发生洪涝,冲毁民房。当春耕播种季节,又正是干季缺水,旱情严重,无法栽种,从而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缺水干旱加剧了区域的贫困。(二)土壤流失,导致生存危机土是万物生长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赖于生存的基本条件,而在石漠化区域,由于石灰岩抗风蚀力强,风化层薄,成土缓慢,山体又陡峭,植被覆盖小,地表径流强烈,使土壤难于存留,导致区域内土层浅薄,岩石裸露率高,耕地缺乏。严重的一些地方如XX县区普立乡攀枝嘎村委会的村民被迫在岩裸面小第2页共7页如盆的地方开垦种植作物。再加上地表贮水难,多年积累的一点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因缺水又难于分解,造成土壤干而瘠薄,地力低下,农作物等产量低,导致生存危机。(三)水土流失,危及水利水电工程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命之本,二者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由于岩裸具有风化层薄且难于存留的“先天性缺陷”,使岩溶地区土壤一般都较浅薄,再加地形陡峻,地表植被覆盖小,土壤易流失,特别是岩溶区内,大雨、暴雨较多,强烈的地表径流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塞,河床抬高,水库电站的运行周期缩短,综合效能不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