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重点/联合科研项目“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一、项目编号:2010_LH_01二、项目名称: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研究三、联合研究项目组:联合项目组成员单位成员单位负责人负责人联系方式(手机和邮箱)深圳公司(牵头单位)XX(协助单位)XX(协助单位)Xx公司(协助单位)四、课题背景和意义:1、课题背景下一代Internet协议--IPv6能够提供海量地址,与IPv4相比,IPv6还具有地址空间编址管理、分组处理效率高、对移动性、安全性以及QOS的支持等诸多明显优势。1)IPv6可以解决海量地址的需求IPv6可以提供大量IP地址,解决大量终端的IP接入需求,IPv6的重要应用领域是移动通信网和固定宽带,可以满足海量移动终端的数据和基于IP多媒体业务的需求。2)IPv6简化网络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引入IPv6,网络将变得更加简化,将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质量。接入层主要完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用户的接入,同时为了实现用户的可管理、可运营,接入设备还应支持多种方式的用户认证和计费,并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如CAR、Qos等),同时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接入设备还提供了安全防护功能,IPv6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3)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公司业务发展重点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温总理指出,抢占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高点,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物联网是由大量无线传感器构成的,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网络。无线传感器与IPv6具有天然结合的优势,又是目前的研究应用热点。4)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形态它把IPv6技术融入无线传感器网络,不仅能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间、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间的互连互通问题,同时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固有的缺点,如需要数量巨大的地址资源、需要实现有效地址管理机制、缺乏应有的安全机制等问题。2、项目的意义通过本次项目,以宽带接入为目标,大力拓展IPv6相关应用,可以推动基于IPv6的多种技术的成熟,加速基于IPv6业务的试商用,为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1)有助于将来开拓潜在市场和拓展新型业务有助于公司开拓IPv6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移动通信领域潜在的市场和新型业务。该业务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数字城管、数字水务、公车追踪、敏感车辆如运钞车警车等监控、犯人及犯罪行为监控、森林防火、海洋监控、敏感文件追踪、物流监控管理、车辆管理、手机票务、学生监控等领域或行业;通过开拓新型业务,可为中国移动公司实现数据业务收入增加、集团客户信息化业务收入增加、客户增加以及客户捆绑等。2)有利于业务应用的开发和部署基于IPv6的永久在线特性,为点对点应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例如互联网电话(VoIP)和多媒体文件交换。由于IPv6提供了真正的点对点通讯,之间不需经过地址转换设备(NAT/NAPT)转换为公网IP,有利于点对点类应用的开发和部署。3)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随着IP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性也愈发重要,特别对于公众网来说,网络的安全将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公众网络所能够为用户提供的SLA,IPV6在安全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本身天生对IP包的头部进行了加密。利用IPv6先天优势,基于IPv6的接入设备可易于实现用户隔离和控制、防火墙等一系列功能,以提高公众网络的安全。4)Ipv6传感器网络可实现端到端应用基于Zigbee协议的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无法实现诸如远程监控等端到端的IP应用;而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使得无线传感器易于接入其它基于IP技术的网络及下一代互联网,实现端到端应用。五、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包括下列内容:1.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制约因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制约因素:(1)成本: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成本是制约其大规模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需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均衡成本、数据精度及能量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