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2.211.512.28.510.311.513.514.515.36810121416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07年1季07年2季07年3季2007年1-3季度重庆经济增长速度列全国第4位2007年的重庆喜事连连,在迎来直辖十周年之际,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三大机遇:“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批准的全国第一部城乡总体规划”,与十年前“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库区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机遇叠加在一起,拉开了重庆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序幕,重庆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见图一)图一:近年重庆市GDP增长速度计量单位:%一、我市经济增速列全国第4位、西部第2位新旧六大发展机遇给重庆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的位次也逐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反馈的各省市GDP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创直辖以来新高,达到13.5%,在全国列第17位、西部第6位;上半年GDP增速在一季度的基础上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14.5%再次刷新直辖以来的最高增速,列全国第12位、西部第5位;进入三季度以来,全市经济在高位继续提速,增速达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在西部的位次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在西部的位次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在西部的位次GDP15.34214.512511.8247第一产业9.3115.085-7.53112第二产业19.96318.98516.4145第三产业12.721912.117713.9312007年1-3季度2007年1-2季度2006年1-3季度到15.3%,跃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2位,仅低于内蒙古自治区(18.5%)、吉林省(16.5%)和海南省(15.5%),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分别比上半年提高了8位和3位。与去年前三季度11.8%的速度相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分别提高了20位和5位。(见表一)表一:我市经济增速在全国及西部的位次单位:%二、经济实力增强,经济结构优化1-3季度我市实现GDP2757.91亿元,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6.94、1238.78、1182.19亿元,占GDP比重为12.2:44.9:42.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分别为1.2、8.5、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力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一”的特点明显,更加符合现阶段我市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体现在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上。前3季度全市财政收入实现491.40亿元,同比增长47.3%,为历史最高水平,财政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83.5%;税收收入完成408.08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增速达到36.5%,为直辖0200400600800100012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0.05.010.015.020.025.0绝对额增速以来的最高增速。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表明我市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又好又快的目标。三、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均显现高速发展的态势,1-3季度增速分别达到24.8%和15.0%,均创下近几年来的最高纪录。1-3季度工业实现增加值1020.31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0%,几乎占据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工业成为我市经济高速增长最强大的动力。(见图二)图二:2007年我市工业增加值计量单位:亿元,%工业的强劲增长反映出近年来我市投资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前3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07.63亿元,同比增长41.4%,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出9.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在上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确保了工业快速发展的可持续性。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010203040绝对额增速同时,能源对工业发展的制约问题在今年得到有效解决,也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四、固定资产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投资增速逐步加快,前3季度同比增长32.2%。充足的资金投入保证了我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建设,全市重点工程税收收入增速达到52.6%,拉动全市税收收入增长2.1个百分点。高速增长的投资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见图三)图三:2007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量单位:亿元,%五、金融业助推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沪深指数连创新高,金融市场异常活跃,大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