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县马荃镇松山村打鱼塘水库改造工程初步设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计书余江县水利局二OO七年十一月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1工程概况1.1水库基本情况打鱼塘水库位于余江县马荃镇松山村委会松山吴家村小组内,距余江县城约7.0km,距马荃镇3.0km。属白塔河流域,坝址以上流域面积0.42km2,水库总库容35.08万m3,有效库容25.48万m3,设计灌溉面积200亩,实际灌溉面积3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养殖、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利工程。1.2病险水库的工程现状和运行情况打鱼塘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7.38m,坝顶高程53.24m(假设高程,下同),坝顶长度228m,坝顶宽3.6m,迎水面边坡1:2.35~3.18,背水面边坡1:1.0~3.05。大坝左侧设有灌溉主涵与斜涵,主涵管进口底板高程47.34m,出口底板高程47.00m,为浆砌麻石涵管,断面尺寸为0.30m×0.33m;斜涵为砼结构,长17.5,宽0.25m,深0.30m,孔口直径为0.15m,两涵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现有渗漏现象;。坝脚渠道为矩形断面,渠长137.0m,底宽为0.9m,高为0.75m,由于渠道现状为土渠,未经过衬砌,目前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渠道渗漏现象严重。溢洪道座落在大坝右端,为开敞式土渠排洪道,洪道底板高程为51.12m,即正常水位,洪道底宽为5.0m。该水库兴建于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水库兴建时标准低、质量差、且工程布局不合理(坝脚布设灌溉土渠),工程建筑物设置因陋就简,大坝迎水面无护坡、背坡无反滤设施,加之运行多年,缺乏管理,致使水库大坝左端坝基渗漏严重、迎水坡面浪蚀形成了陡坎,以及灌溉用水长期浸泡坝脚形成软基等不安全因素,经鉴定属III类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虽然对大坝断面进行了几次加固和坝脚灌溉土渠塌陷采取干砌块石护岸处理措施,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处理不彻底,目前的险情仍以水库大坝右端坝基渗漏、迎水坡面的陡坎以及坝脚软基为主要险情。2水文水库库区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光、热及水资源都很丰富。其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据余江县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主要气象要素为:多年平均气温17.6℃,气温在-15.3℃~40.7℃之间;平均年无霜期262天,在232~295天之间;年均日照时数为1852小时,在1547~2152小时之间;年总辐射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5页量108.1千卡/cm2;年均降水量1784.7mm,在981~2543mm之间。干旱指数为0.57,降水、蒸发、光照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4~7月为主要降水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很少,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马荃镇松山村委会松山吴家村小组水利条件较差,打鱼塘水库担负着附近几个村庄200多亩的农田灌溉任务,多年来,该水库为本地的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保障本地农业生产的一笔重要财富。但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与布设不合理,经过多年运行,大坝迎水坡面已形成了陡坎;坝脚灌溉渠道塌陷、渗漏严重,不能满足农民用水需求;大坝右端坝基渗漏严重,导致水库不能正常蓄水和坝脚形成软基等工程隐患;一旦失事,不仅工程损毁,失去效益,而且将对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故此,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促使病险消除以保证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就该病险水库设计任务表述如下:根据九六年“三查三定”资料整编提供的基本情况,该库设计洪水位达51.62m,校核洪水位52.01m,坝顶高程为53.06m,溢洪道底宽5.0m。经实地复核现有坝顶高程已达第5页共15页第4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5页53.24m,能满足大坝设计要求。由于该库主、斜涵管目前运行良好,未发现有渗漏现象,故不列入此次改造范畴,本次设计主要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