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前预现状习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势必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通过课前预习的有效指导,有助于找准教学的起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我就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我校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现状,为课堂的高效和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途径。因此设计了本问卷。二、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对本校四至六年级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3张,收回率100%。2、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三、《小学生课前预习调查问卷》1、你觉得课前预习对你的学习有帮a、有帮助87%b、没有帮助2%c、有点帮助,但不大11%2、上新课前,你会预习课文吗。a、总会预习56%b、有时会44%c、不会0%3、你觉得预习对学习新课效果如何。a、效果很好28%b、一般64%c、没什么效果8%3、你的预习是第1页共4页a、老师要求83%b、自己习惯5%c、家长要求12%5、你完成预习作业情况如何。a、每次都能完成24%b、有时能完成59%c、经常不能完成17%6、你不能完成预习作业的原因a、预习作业太多14%b、预习作业太难73%c、自觉性差,不想预习13%7、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a、自学生字词78%b、读通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5%c、查阅资料,质疑问难7%8、预习中你经常使用参考书籍吗。a、经常使用80%b、不使用5%c、有时用15%9、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a、搁置问题,等老师上课来讲91%b、自己查阅资料试图解决问题7%c、请教别人2%10、你知道为什么要预习吗。如果知道,请简要写写。四、调查分析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预习的必要性(98%),并且也能参与到课前的预习中,但是这种认识还浮于表面,从预习对学新课文的效果的作用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真正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的学生还是很少的。2.学生对预习持有的态度。预习态度对预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从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83%),是在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进行预习,这对培养学第2页共4页生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是不利的。有一部分学生(12%)是在家长监督下完成预习,也没有自觉养成预习习惯,靠别人催促。而仅占5%的学生是自主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的。3.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懂得预习,都能参与预习活动,但有很多同学参与预习缺乏主动性,说明仍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都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强制下执行的。4。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从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学生过多依赖教学参考书,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变得慵懒、不劳而获,变得毫无思维能力、毫无创造能力。五、调查结论1、预习流于形式,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同学缺少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把预习当成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被动地去完成,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2、预习效果差,收效甚微。大多数学生更多的依赖教参和辅导书,只是对基础知识抄抄写写,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对问题的质疑和思考,这就注定了预习效果不是很好。3、不讲究预习方法。大多数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后,选择被动的等待老师的答案,而没有尝试着相互交流合作,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六、初步的策略设想: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1、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文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个性特征,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着重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情绪,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2、教师要进行有效地课前预习指导。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第3页共4页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