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海东市平安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27日在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长汪源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7年工作回顾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补短板、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亿元,增长5.5%,其中一产完成4.5亿元,增长5.1%;二产完成36.6亿元,增长4%;三产完成32.6亿元,增长7.3%。完成区管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增长9.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479元和9939元,分别增长8.7%、9%,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态势。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致力于调结构、提质量,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引导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着力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富硒产业稳步发展。突出调结构、育特色、增效益,着力发展富硒特色优势产业,种植特色作物27.4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0%。粮油产量达14.5万吨和1.2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4.5亿元。种植富硒牧草11.96万亩,规模养殖场(户)达1673户,存栏畜禽32.35万头(只),出栏53.57万头(只),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94亿元。马铃薯、燕麦国家绿色原料基地建设申报成功,平安马铃薯通过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第1页共19页保护专家评审,前锦养殖场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功引进羊肚菌、五彩油菜、玖玖草莓等特色新品种。举办了第二届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和北京富硒产业招商引资暨产品推介会,“高原硒都·健康平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富硒现代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工业经济稳步前行。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培育重点企业,废旧塑料综合利用、金丝皇菊精加工、青稞全粉生产线项目顺利实施,鑫海资源dcs分布控制系统、高精铝技改、富硒黑蒜加工、金阳冷链深加工、易科矩阵气块砖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9.7亿元,增长15.7%,实现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7.2%。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不断活跃,新兴业态日益兴起,富森智慧综合物流产业园、海拉特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项目有序推进,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和50个基层电商服务站相继建成,电子商务产业体系链条不断向基层延伸。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0.8亿元的平安驿(袁家村·河湟印象)落地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4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海兴饭店建成并试营业,新增和提档升级特色农家乐50家。全年接待游客达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8亿元。(二)致力于抓项目、促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坚持把项目作为拉动投资、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规划体系日臻完善。编制完成阿伊赛迈景区旅游发展规划、湟水河流域祁家川支流生态修复规划、富硒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合镇概念规划和风貌设计、城市公厕规划方案、新平大道两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多项规划方案,规划引领城乡建设,优化空间布局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等专项行动,实施区管项目112项,其中,续建项目46项,新建项目66项,项目涉及生态、市政、交通、教育、卫生、水利等多个领域。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9亿元。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重,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明显第2页共19页增强。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0项,完成投资5.72亿元,其中,新安路北段管廊、湟中路南延等4项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古驿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