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商业专业知识与实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简单商品流通作为一个完整过程,可以用公式表述为()。A.W-G-WB.G-W-G′C.G-G-WD.W-W-G2、由商业企业来专门组织商品流通全过程的商品流通渠道是()A.产销合一的渠道B.产销结合的渠道C.产销分离的渠道D.产销网络渠道3、专门经营制造商品牌或中间商品牌的商店是()A.便利店B.仓储店C.专业店D.专卖店4、某商品价格下降10%,销售量上升25%,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A.0.4B.0.8C.1.5D.2.55、IRS的含义对流通企业意味着进入某一市场的主要依据是()。A.市场占有率B.客流量C.市场购买力D.消费者偏好6、运用集体决策方法易产生的问题主要是()A.有服从权威的倾向B.意见交流存在障碍C.缺乏系统的信息处理D.看法存在较大分歧7、承租企业如果将自己的生产设备卖给租赁公司,然后再以租赁方式租回使用的做法叫()A.直接购买租赁B.返租赁C.服务性租赁D.代理租赁8、企业形象是无形资产,良好的企业形象可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A.效用性B.整体性C.偏差性D.传播性9、在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为求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切实体现()A.全员认同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10、在企业经营理念所构成的体系中,回答企业存在价值与使命的是()A.企业精神B.行为准则C.经营哲学D.企业价值观11、当企业形象塑造过程中,由企业内部有关人员分析其得失、成败的方法是()A.自我评估法B.组织评估法C.项目评估法D.管理测评法12、在企业公共关系的协调过程中,要置于首位的是()A.员工利益B.投资者利益C.企业利益D.公共利益13、如果企业的员工关系遭遇到严重的危机,宜采取()公关举措。A.征询型B.社会型C.维系型D.矫正型14、流通企业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最高层次的目标是()。A.改变公众看法B.提升社会知名度C.增加企业美誉度D.适应社会环境变化15、人力资源与其它经济资源相区别的最根本属性在于人力资源的()A.时效性B.不可剥离性C.能动性D.增值性16、在企业中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从事的明确的工作行为被称为是()A.职务B.职位C.职权D.职责17、某商场计划年度销售额为2000万元,售货员人均年销售定额为20万元,预计定额完成率为106%,员工的出勤率为97%,则定员人数应为()A.92B.97C.103D.10918、其配送中心有一线员工150人,制度工时为8小时,实际工作率为85%,标准工作率为90%,其工作潜力为()人。A.6B.7C.8D.919、位测评某些特殊岗位录用人员的临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高低,宜采用的面试方法是()A.压力式面谈B.特殊面谈C.非结构化面谈D.单独面谈20、运用等差图表法对被考核员工进行定量测评的主要优点是()。A.使用便捷B.准确性高C.民主性强D.适用性广21、物质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中所说的经营环境是指物资企业经营有关的()A.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B.内部条件C.各种外在因素D.人力资源22、物资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等行政和业务领导所作的决策,主要是()的决策A.经营战术B.经营战略C.程序化D.短期23、在四象限矩阵图中,处于销售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形象地被称为()A.问题B.明星C.金牛D.瘦狗24、某省机电公司经销的某种产品的单价为2000元/台,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600元/台,固定成本分摊为8万元,则该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台。A.40B.50C.200D.30025、某物资企业为实现提高试产占有率和扩大销售额的目标,拟定了甲、乙、丙、丁四种方案,每种方案对各目标的价值有所不同,各项目标及其权数和各方案对各项目标的雨季价值得分如下表所示。用综合价值系数来比较分析,选择哪种方案()目标市场占有率销售额方案权数0.60.4甲96乙87丙710丁59A.甲B.乙C.丙D.丁26、生产企业和物资流通企业在资源组织上的共同点是()A.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B.资源组织的依据资料大体相同C.都是缘于生产性消费的需要D.都以价值增值作为资源组织的目标27、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