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的?1.社会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越来越尖锐起来。(3)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政治斗争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2.自然科学基础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3.思想条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李嘉图、斯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欧文、傅利叶、圣西门);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等);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思想(梯里叶,基佐)4.思想转变历程:(1)1835—1841年,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时期,这是其思想的起点;(2)1841—1843年,《莱茵报》时期,这是开始转变期;(3)1843—1845年,《德法年鉴》时期,这是实现转变时期。两个转变: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如何发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产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神圣家族》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如何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什么?1.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首次探索;(2)《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发;(4)《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初步的系统阐述。2.劳动异化理论在唯物史观产生中的作用(1)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基本表现、和基本内容:第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互异化;第二,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2)对唯物史观产生的作用:①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征,它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的活动。这与以往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把异化分别看做是绝对精神的异化与人的本质的异化不同。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人改造并使自然人化的活动。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劳动的辩证性,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线。②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也创造了人类社会,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各种联系,关系组成了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以劳动作为基础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正好揭示了劳动的社会性,说明整个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所以,劳动异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开端。3.《神圣家族》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地位(1)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的主观唯心主义,揭露了一切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唯物辩证地解决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观点;(3)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作用将不断扩大的原理。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实践唯物主义的阐述(1)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含义,把实践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2)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3)把实践看做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4)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5)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与实践性的根本特点。5.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1)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唯物主义着重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意义,把人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强调的是自然的“属人”性。实践唯物主义是新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