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论文题目:沥青路面材料导电性能的实验研究指导教师:2013年3月23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72074123),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9年3月15日”或“2009-03-15”;5.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1.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及现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修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数量增长迅猛。在总的公路里程当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世纪20年代我国上海开始铺设沥青路面。1949年以后随着中国自产路用沥青材料工业的发展,沥青路面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成为目前中国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高级路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长18.5公里的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又相继建成全长375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和143公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1990年在国道主干线总体规划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由几十公里上升到1000公里,甚至高达5000公里。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和效果我们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可以归纳为“7918”网,采用放射线和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形式,包括7条北京放射线,9条纵向路线和18条横向路线组成,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1]。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较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养护容易等优点[2],因而新建高速公路全部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3]。1.2道路积雪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广泛应用与蓬勃发展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冬季大量的道路积雪己成为安全行车的重大隐患,尤其在高速公路上积雪对交通的危害愈来愈突出。积雪能中断交通或使汽车刹车失灵[4-5]。特别是近几年气候的改变,我国中部及部分南方地区也频繁遭受冻雨雪灾等寒冷天气的侵袭影响交通运输。比如2008年1月10日起中国湖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9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60人,交通严重受阻,其中有14个民航机场因大雪被迫封闭,五纵七横干线也有约2万公里封闭限行,滞留旅客达到百万。车站以及公路沿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6-7]。因此在冰雪天气尤其是道路表面已经形成结冰时,快速高效的去除路面冰雪对确保行车安全保证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3目前主要的除雪方式及优缺点目前国内外除雪方式主要包括三种:第一,人工清除法;第二,机械清除法;第三,撒融雪剂法。人工清除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虽然简单易行,但效率低而且影响交通;机械清除法虽然效率较高,但是设备价格比较高,闲置期长,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撒融雪剂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方法,世界各国主要通过撒盐来实现融冰化雪的目的。然而撒盐给混凝土路面结构和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钢筋锈蚀,路面剥离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8-9]。1.4导电沥青混凝土在除冰化雪方面的优势导电沥青混凝土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导电相材料,通过改变沥青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组成使之由绝缘材料转变为新型的复合材料[10]。导电沥青混凝土与外部电源接通后,由于电热效应产生热量,热量由沥青混凝土内部传至路面表层,使路表温度升高起到融冰化雪的作用[11]。利用导电沥青混凝土法融雪具有及时,无需中断交通,绿色环保等优点。大力推广和...